状元游街,高调炒作当抛弃

王乃玲/画

    近日,一张“恩施状元游街”的微博图引起关注。4名身穿校服的小伙子扛一块大幅“喜报”,一名胸戴大红花的男生站立在一辆黑色轿车中,紧随其后的是数十人组成的腰鼓队。日前,学校证实此事(8月1日《楚天金报》)。

    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但全国各地的“状元郎”总会在每年此时成为一些学校、媒体和商家热炒的对象。在这样的高调炒作背后,凸显的是一条若隐若现的利益链,商业味道早已超过对知识的尊崇。

    有考试就必然有“状元”,但这不意味着高调炒作是应该的、合理的。其一,现代教育倡导的是人才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唯分数论英雄”,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其二,高考仅仅是一场考试而已,高考状元也仅仅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成绩突出者。何况高考成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对其进行盲目追捧和“过度消费”。其三,绝大多数高考状元都是刚刚成年的少男少女,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面对蜂拥而来的鲜花、掌声和利益,恐怕很难做到气定神闲,甚至可能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事实上,高考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站点,既无法见证过往人生的完美,也不必然意味着今后前程似锦。有调查资料显示,绝大多数高考状元毕业后都没有成为“职场状元”和“生活状元”,他们的实际发展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这样的调查或许缺乏严谨,却提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值得高考状元、学校、媒体乃至政府职能部门认真思考。

    以“高调游街”式的方式“消费”高考状元,只会进一步强化应试教育色彩和“状元情结”,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浮躁、肤浅和急功近利。要想真正走出“唯分数论英雄”的怪圈、消弭根深蒂固的“状元情结”、遏制高调炒作的冲动,关键在于清除各种寄生在高考状元身上的利益主体。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供人炒作的对象,更不是制造“分数的囚徒”。不论是为了促使教育回归本真,还是为了彰显其他学生的优秀一面,政府、社会和公众都应该还高考状元一个平静、安宁、自然的生活环境。如此,我国的教育才能向前迈进一大步。陈尧

【责任编辑:实习生韩晓翠】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