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萧:“飞天”雕塑折射病态的“权力美学”

    近日,乌鲁木齐市新落成的18米高花堆雕塑“飞天”引来网友关注。有人认为雕塑上端人物造型应该美化,指责城市管理者的审美观与群众相偏离,甚至建议将其拆除。该雕塑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从专业角度来评价,“飞天”的人物造型比较饱满,整个比例非常好。(8月14日人民网)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起了雕塑,城市雕塑作为立于城市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不仅是城市的文化象征,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因而雕塑的设计与建成有必要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如此诞生的城市雕塑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同感,拥有城市文化传承的生命力。

    城市雕塑的美与丑,向来成为颇具争议的话题。作为古代传说中的“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也就是说,“飞天”并没有固定的形态,所以民众对“飞天”雕塑有赞有弹实属正常现象。只不过,民众指责城市管理者的审美观与群众相偏离,言辞虽然有些激烈,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管理者的心态,针对民众的指责声,管理者不仅不进行反思,还一味夸大“飞天”雕塑的艺术价值,只能说是“权力美学”出现了病态,也远离了民众的审美价值取向。

    很显然,18米高的“飞天”雕塑不是短期内能够建成,城市雕塑是城市的公共产品,造价无非是政府财政支出,说到底是花老百姓的钱建雕塑。让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前期筹备建设还是后期竣工,相关部门都没有公开征求过意见,更谈不上对“飞天”雕塑进行可行性论证。民众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雕塑建成后对其品头论足,而这些对于已建成的雕塑而言,已经不具备任何约束力,毕竟高达18米的雕塑不能说拆就拆,造价已经花费巨大,如果再加上拆除费,让广大纳税人情何以堪?

    值得玩味的是,乌鲁木齐的“飞天”雕塑整体是用十几吨钢材搭建而成,据称在西北五省区的花雕雕塑中是最大的。如此规模的雕塑自然造价不菲,但对于媒体的调查,相关负责人却称“具体的造价还在进一步的计算中”,雕塑已经完工,造价却不愿意公开,其中是否存在猫腻还是有意逃避监督,公众不得而知。此外,对于市民提出的在雕塑建造前,能否先向市民征集意见一事,负责人表示可以考虑。将征求市民意见仅仅表述为“可以考虑”,可见城市管理者的“权力美学”确实已病得不轻。

    病态的“权力美学”之所以流行,关键在于公权力缺乏有效监督,才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决策偏离民众需求。“权力美学”当然可以有,但公权力作为公共事物的决策者,理所当然要具备权为民所用的特征,只有践行尊重民意的权力观,使权力受到遏制的同时并引导权力向善,“权力美学”才能展现出真正的美的风采。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