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用发展的力量守护国际关系道义准则

    处理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

    大国崛起改写国际关系格局,给不同人带来全然不同的感受。有鲜花掌声,也会有荆棘险滩。冲破傲慢与偏见的藩篱,架设沟通合作的桥梁,“破冰”精神是直面现实的清醒,也是把握发展机遇的勇气。

    随着中国实力不断壮大,某些西方人嫉妒、疑虑、恐惧情绪进一步加剧,他们刻意诋毁中国发展道路,干扰中国前进步伐,挤压中国战略空间,甚至挑战中国核心利益。

    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年均11%的增长速度,“崩溃论”、“责任论”、“扩张论”从未间断。中国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两面下注”、“价值观联盟”、“重返亚太战略”接踵而至。不管中国取得怎样的发展成就,他们都说成“扭曲体制下的畸形产物”,甚至连体育运动都不例外。伦敦奥运会期间,对中国代表团骄人成绩质疑攻伐,一些西方媒体宣称“历史迟早会证明中国运动员服了兴奋剂”。这种近乎歇斯底里的表现颇有几分典型意义,折射出某些西方人面对中国崛起的扭曲心态。

    历史不同,切身感受不同,思维和行为方式就不同。

    西方国家长期居高临下,走过“国强必霸”的路子,甚至一度出现“日不落”国家。一些人延续着这种不合时宜的思维,动不动就这样那样地教训别人。

    尽管与过去相比,中国发展了、强大了,但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在联合国郑重宣布:我们永远不称霸。中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

    中国现在的版图在两千年前的汉代时就基本成形了,15世纪初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先后七下西洋到达了南洋、印度洋沿岸及非洲等地。英国一位退役海军将军曾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画出包括西半球在内世界地图的国家,是郑和发现了美洲大陆,但中国的史料中对此并无记载。郑和七下西洋,带去的是瓷器、茶叶、丝绸、工匠,而没有带去总督,如果那时中国有扩张和称霸的野心,恐怕中国早就成为“日不落帝国”了。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说:“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中国人对此有格外深切的感受。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强行向中国输送鸦片毒害中国人民。从那时起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凌辱、每况愈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被欺凌的历史、受屈辱的历史。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