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染色增重只是中药材乱象一斑

    □舒圣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曝光了一批生产企业通过违法给中药饮片染色达到增重目的。目前已对12家相关企业进行调查。通报称,在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和主要集散地安徽,药监部门查获一批违法生产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其中,8家严重违规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被责令停产整顿,6家企业被收回GMP证书,并对其中12家企业立案调查。(9月9日《京华时报》)

    消息甫一公布,舆论立刻哗然。“用化工色素金胺O进行染色、用铝盐和镁盐加重,并在药材中掺假”,这不就是一种故意投毒行为吗?理当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严惩。殊不知,这不仅早已是公开的潜规则,而且只是中药材市场的乱象一斑,不客气地说,凡是食品领域发现的问题,中药材领域几乎全有。一边是价格高涨,一边是掺杂使假、以次充好,问题频发的中药材市场早已“病”得不轻。

    不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曾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监管,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加工中药饮片、挂靠过票经营、人工染色增重等违法违规行为。此次曝光的12家相关企业违法行为,应该就是这次调查得到的结果。众所周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生产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的源头,通过染色增重、掺假的中药饮片,会对后续的中药生产、临床配方使用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系统性安全风险。

    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拥有GMP证书的正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尚且如此,那些三无作坊式的小规模药商,具体情况又将如何呢?因为中药材市场价格较低,制药厂、中医院等购药单位往往直接从市场购进中药材,而不是从饮片加工企业等合法渠道购进饮片,给生产假冒伪劣中药材的药商提供了空间,这被认为是危害中药安全的重要程序漏洞;可现在看来,这些所谓正规的饮片加工企业,染色加重、人为掺假,游商干的他们全都干。

    更让人惶恐的是,下游的购药企业和用药单位,似乎对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也没有一个可操作的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凭经验进行简单判断之外的现代质量监控体系,是否压根儿就不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在购药时对价格的关注程度,肯定远在质量之上,这就为中药材市场各种乱象提供了动机需求和操作可能。

    虽然中药大多对外宣称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用药禁忌”等,用“尚不明确”四个字就足以打发;可是,如果中药材在源头上就是假冒伪劣猖獗,染色增重等潜规则泛滥,医生处方就算再高明再经典,还能有满意的治疗效果吗?“是药三分毒”的风险能不几何级往上增加吗?

    毋庸讳言,如果监管不能跟上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以至于中药材本身就“病”得不轻,祖宗留下来的中医精髓也只能无计可施——— 这不仅是中医的悲哀,更是患者的不幸。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