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观点2】刘建国:"研究生种地"凸显教育体制痼疾

    10月11日,优酷网拍客上传视频《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 老父气绝服毒》,众多网站论坛纷纷转发,很多网友在评论中感叹“知识难改变命运”。据调查,这个视频的主人公是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苗卫芳,苗父经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10月17日《河北青年报》)

    41岁的苗卫芳,曾因考研成功而成为河北保定阜平柳树沟村的骄傲,如今却成为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可以说,出现这样的结局,不仅是苗卫芳本人以及家庭悲剧的上演,更是整个教育体制弊病的真实写照。

    从根本上说,勤奋刻苦的苗卫芳通过自己的拼搏和努力成为了村里的“天之骄子”,是对其拼搏付出的真实回报,确实值得整个家庭为之深感骄傲。但是,在中国教育体制痼疾尚未痊愈的境况下,苗卫芳的悲怆凄凉人生似乎早在其步入课堂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模式一直存在“分数论英雄”的主流价值观念,笔端下的分数成为了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于是,大量学校将培养人才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应试水平上,也就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提高。但是,应试水平较高的学生,并不一定是综合素养优良的全方位人才,更不一定契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生源数量出现了不成正比的畸形发展,学生数量的急剧攀升和教育质量的逐步下滑造成了教育“跑偏型”发展。就笔者读研经历来讲,导师往往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通常都是“放养式”教育培训模式,根本不可能手把手的进行全方位指点和传授。而在课堂上或图书馆里,书桌上到处布满了公务员考试教材,而缺乏潜心研究专业知识的精英型人才,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

    同时,高校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出现了脱节,课堂内容无法与社会大课堂融为一体,部分较冷、偏专业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在开设部分专业之时,高校又通常缺乏细致的调查研究,“一窝蜂”式的“大跃进”培养模式必然降低教育质量,从而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毕业生“扎堆式”步入就业领域,更加剧了就业难的尴尬处境。

    诚然,塑造学生及其他社会人员求学上进的良好风气,对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大有裨益。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形成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摒弃教育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实现教育培训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不管如何,但愿苗卫芳式的人生及家庭悲剧不再重演。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