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焦俊波:马啸的中国式困境

    走了一个圈,回到原点,就好像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马啸,31岁,一个曾北漂了五年的山西青年。当年大专毕业时,拒绝了官员父亲为自己安排好的市法院的稳定工作,拿到自考本科文凭后,2006年怀揣着曾在高考时被父亲扼杀的“主播”梦来到了北京。五年,事业没有起色,北京依然是别人的北京。2011年最终在父亲的安排下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回到了体制内。要离开北京时,马啸心有不甘,在上火车前买了一个双色球号码,花了8000元,未果。(2012年11月19号 《中国周刊》)

    就像一场有着巨大隐喻而又张力十足的电影。有梦想的马啸和现实的马啸,努力的马啸和不劳而获的马啸,被更大的既得利益者挤下来的马啸和不知又挤掉了谁的马啸。

    有人在马啸的人生里读出了对特权阶级的愤怒,在马啸分数不够上了重点高中时,在马啸顺利通过自考时,在马啸漂了五年后又通过国考回到体制内时。那个官员父亲的能量总能让这一切实现,甚至在马啸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人们在愤怒之余不知道是不是还有隐隐的、些许的羡慕,而我只看到让人悲凉的中国式困境。

    悲凉,是因为绝望。马啸应该也是绝望的,当那个孤注一掷的企图改变命运的彩票没有中,我们都该感觉得到。绝望是因为命运的手不该把每个人排列,按照一种谁都能想到的固有逻辑,没有意外也就没有了希望。这比愤怒更糟糕。

    官员的孩子做了公务员,富商的孩子子承父业,外出打工的农民又回到了家中。留守的儿童得不到同龄人该有的关爱和教育继续进城打工继续回到家中,大学生毕业后能力不再是获得好工作的主导,人情的手无处不在,比如挤掉了马啸的那个人,比如马啸。可怕的不是拼爹的叫嚣尘上,而是大众私下对拼爹逻辑的默认,继而延伸开来的人情网。好爹,好同学,爹的好同学,好同学的好爹,爹的同学的好同事,等等可能延伸得更长的关系链,“找关系”成为进入一个更好的学校,获得一个更好的工作的第一要义。可怕的还不是我们都在找关系,而是找关系让我们对“努力就会有好结果”的人生观的颠覆进而不再努力。可怕的不是不再努力,而是整个社会阶层的从此固化,就像马啸又回到了公务员的序列。

    最可怕的不是社会阶层的固化,而是只能这样的绝望。

    马啸最终又回到了山西老家,做着在六年前就应属于他的工作,一个让很多中国人羡慕嫉妒恨的公务员工作。

    而马啸是不甘心的,他现在还会想一个问题,“如果老马不能为我铺垫前程,对我是幸还是不幸?如果世上没有关系一说,自由是不是就能公平地生长?。

    这就是马啸的中国式困境。前一句是马啸的,后一句是中国的。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