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张军瑜:《一九四二》,一曲家国心灵之殇

    《一九四二》,冯小刚,十七年。

    这部电影从有想法筹拍,到现在公映,一共是十九年的时间。

    黑白的序幕,大片大片黑白感觉的镜头表现,灰色的土地,灰色的房子,灰色的男人,灰色的女人,灰色的饥饿,以及灰色的死亡。有时候你分不清楚这是黑白的镜头,还是灰色的镜头。也许,此就是彼,彼就是此。

    似乎只有两种彩色镜头表现,一个是军人黄绿色的军服,一个是花枝逃荒的时候那身出嫁时候穿的红棉袄。黄绿色的军服色彩出现了好多次,花棉袄的红色只出现了一次。其实花枝一直穿着这身棉袄,只不过到后来,连棉袄也看不出颜色了。一切归于黑与白,以及那种代表了落后与死亡的灰。

    1942年,河南大旱。1942年,抗日战争正艰苦的时候。饿殍遍野,河南饿死了三百万人。

    张国立已经是个老戏骨了,不过像是《一九四二》这样,能在一部电影大片里担当男一号的,似乎也并不多。张国立的表演,应该是中规中矩。该演到位的都演到位了,细节上的,宏观上的,都没得挑。他说自己“知道一个穷人是怎么变成富人的”,他指望着逃到陕西的时候,一切可以好起来,至少没有战争,没有饥荒。不过他最终没有走到陕西,这一路逃荒下来,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以及所有的亲人。他逆着人流走,即便回去只是死路一条,他也希望“可以死得离家近点”。

    其实,我更喜欢陈道明。陈道明已经许久没怎么露面了,这次,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感觉完全不一样的蒋介石。这种完全不一样,并不是颠覆,只是陈道明用肢体、语言、眼神表现出来的蒋介石,让大家觉得蒋介石原来还可以这么演。有一个桥段,蒋介石在怀念自己北伐时候的意气风发,他说:“那时还没什么负担,我可以坚定地和人民站在一起。”1942年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他自己。影片中,陪都重庆刚刚遭到轰炸,美国使团从大街上开过,两边是提前准备好的夹道欢迎的人群;而人群后边,消防员还在拿着高压水空头,试图扑灭日本飞机轰炸引起的大火。这个桥段,讽刺意味是不是挺足的?

    这是一幅《千里饿殍图》。图中,每个人都是一种悲剧的缩影。花枝,星星,瞎鹿,栓柱,老东家也是。真正的悲切是在国家的大灾难面前,无论贵贱、贫富、男女、老少,几乎每个人都是不能幸免的。花枝卖了,星星卖了,瞎鹿死了,栓柱死了,他们的老娘死了,就连刚刚出生的孩子留成也死了。老东家,只剩下一个人,魂归何处?古人说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是如此。

    栓柱是由张默饰演,瞎鹿是由冯远征饰演。最开始,我真没看出来饰演这两个角色的是他们两个。也许看不出演员,是对演员最大的肯定。徐帆饰演的花枝,让我想起《唐山大地震》里的那个母亲角色。在这两部电影之间,徐帆,多少有点重复自己。

    大逃荒,一直闪烁在中国历史的深处。与此相伴的还有一句话,叫做:“倘能幸福安稳,谁愿背井离乡?”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