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木须虫:“拒绝”比“跪劝”更值得重视

    12月20日,河南漯河市普降大雪,气温骤降至零下8摄氏度。漯河市民政、公安、卫生系统人员针对街头流浪人员开展紧急救助。深夜10时多,想到刚才拒绝救助的两人中有位年龄偏大,漯河市民政局局长戴友良单膝跪地俯下身子劝说,老人被感动,被抬上救助车拉到医院妥善安置。(12月22日《大河报》)

    民政局局长跪劝流浪老人接受救助,这一行为释放的是人性味道,所以老人感动了,愿意接受紧急救助的安置。让流浪人员的救助富于更多的人性关怀,当然值得称道,但是这样的关怀不是来源于制度本身的温度,而靠施救者自身的本能给予,不免缺少了“恒温”的成色。民政局长跪劝的前提是“拒绝”,流浪人员在风雪之中饥餐露宿,求助尚且不及,为何还要拒绝主动的救助?想必不能简单归咎于流浪人员的矫情。就漯河的救助行动来看,所采取的措施虽然不是很清晰,但是目的很简单,就是给予流浪人员一个不冷的栖身之所,有很明显的临时与突击的倾向。

    换言之,不让这些流浪人员冻死街头,并不一定都能满足流浪者当下的诉求,也不一定能够管到长远。比如,前不久郑州被冻死桥下的农民工,他需要的是工作。而具体到拒绝救助的老人,或许他不仅需要一个不冷的居所,更需要回到温暖的家。若如此,救助达不到目的,老人或许宁愿冻死在街头。

    “拒绝”比“跪劝”更值得重视。流浪人员流落街头,或是被家庭抛弃,或是患有精神疾病走失,或是乞讨谋生,或是贫困无助,不同类别的流浪人员,需要不同的救助方式,即公共管理、政府救济、社会公益的持续关怀。最近,贵州毕节5名儿童闷死垃圾箱和郑州两农民工先后死在天桥下,两起悲剧将流浪人员救助机制的缺失无限放大。

    如今,严冬四处侵袭,像河南漯河市的紧急救助行动,不能让流浪人员冻死街头,是流浪救助的当务之急。但是,不让流浪人员冻死街头,不是流浪人员救助的全部,更不能当成救助的季节活儿,随着温度升降起伏不定。流浪人员救助需要制度与机制凝聚更多人性的温暖,给予流浪人员更持久更常态的辐射。相反,总靠民政局长“跪劝”来补缺,再多的感动也苍白。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