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救助站扮演起了防暴“警察”,真荒唐

    近日,记者以流浪者的身份体验长沙救助站生活。起初拨打10次救助电话未打通,后在警察帮助下成行。待警员离开后,救助站人员将记者双手束缚摁在地上,并用膝盖顶着记者头部,称现在想走晚了。同时,救助站里另有老年人双手被反捆躺在担架上,自称被打并向记者求救……“体验”记者因伤已被送往医院治疗。(见三湘都市报1月9日A03版,10日A03-A05版报道)

    河南兰考县收养家庭火灾事件余“烟”未了,该县宣传部官员已在做总结性发言:“7个孩子的生命,6名干部的担责,若能换来孤儿救助体系完善及社会进步,我感觉值了。”若果真如此,不值也只能“被值”了。就像10年前孙志刚事件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推行于世一样。每一幕社会悲剧的发生,其最大的警示意义,恐在于此:惨痛的教训后,是对制度的修补、完善。

    然而,善良的愿望未必有良善的结果。兰考县官员的话声犹在耳,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体系被暴风雪撞了一下“腰”。北京、长沙等地相继发生慈善人士发放的棉衣等御寒用品被“不明身份”的人抢走,其理由近乎荒唐:影响市容。城市流浪者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生活状态,本报记者特地走近长沙流浪者,“体会他们最真实的世界”。结果是如此令人沮丧:这是一次完全、彻底的“恐怖救助”之旅!

    如果不是记者亲身“体验”,长沙救助站之“惊恐”,外人恐怕难以想象。救助站名不副实,成为“不救助站”,甚至沦为“恶”站,究其深层次原因,除了责任心、公德心、恤民心缺失之外,估计还有就是利益使然。直率地说,救助站是出钱的、花钱的,而不是“收钱”的。这使人联想到N年前流传的一则“笑话”。年底某次大会上,某市一位领导指示:各职能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创收”三个亿,桌上一个亿,床上一个亿,路上一个亿。这未必确有其事,之所以流行,只是道出了某些政府部门的工作“实况”。管理就是收费,是中国式的行政管理特色。收费巨大,并存在“奖励”措施,所以,大家很来劲。出钱费事,还得照顾那些非亲非故的肮脏人群,自然调不动积极性,能不理就不理,能“打发”就“打发”,谁能奈他何?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特别强调改进工作作风,到了基层竟依然固我,甚至变本加厉。“不作为”、“恶作为”既然已经发生,妥善处理也许不失为“良策”,可长沙有关部门竟不思己过,反而狡辩塞责。9日下午长沙民政局召开情况通报会,救助中心窗口接待员吴婷婷称,当班医生和保安怀疑对方鼓起的裤袋有危险品,检查时遭遇强烈反抗,保安恐伤害工作人员将其控制……云云。对求助的流浪者不闻不问,竟“越位”扮演起防暴“警察”角色来,你说荒唐不荒唐!

    不容否认,长沙救助站冷漠乃至粗暴对待流浪者,毕竟只是极个别人的行为,但对于真正需要救助的流浪者来说,就是100%的冷血无情。(吴晓华)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