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任小康:“无酬清污”也是无声抗议

    9日,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苯胺泄漏事故开始加速清污,山西长治地方政府动员包括驻地部队、当地村民在内的5000余人加入清污队伍。污染带沿线村民表示,只要能尽快清除污染,消除隐患,“就是不给工钱也心甘情愿”。(中新社1月10日电)

    在传统动员方式日益弱化的今天,污染带沿线的村民摈弃“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等等陈见,更没有采取暴力对抗的手段,而是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自带铁锹、扫帚,不计酬劳,心甘情愿地协助政府清除苯胺污染的冰块、积水。淳朴、善良,给予村民们再多的溢美之词似乎也不为过,但这些词汇却难以言述村民们的真实心态。

    一方面,“无酬除污”折射村民环境意识的觉醒。在参与协助除污的村民当中,有五六十岁的老者,也有十多岁的少年。大家每天七点开始工作,到下午六点才收工回家。由此可见,除污并不是个别村民的选择,劳动强度也不可小觑,但村民们却不要报酬,干得热火朝天。这背后,我们可以看见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哪怕是在信息相对滞后的乡村。如果企业和政府能够真正聆听村民的心声,真正重视环境保护,苯胺泄漏事故还会发生么?

    另一方面,“无酬除污”更是村民对企业、政府公信力的无声抗议。苯胺泄漏后,长治市政府在第一时间知悉事故

    但未按规定上报,五天之后,直到事态无法控制才匆忙上报,这是一种无知;在上百万下游居民的生命健康面前,长治市的侥幸心理和迟报做法,更是一种无畏。在事故迟报的五天中,下游居民是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喝过受污染的水?目前采取的补救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制止污染扩散?这些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交代。企业和政府如此不把百姓生命健康当回事,百姓能如何?或许唯一能做的是亲自拿起铁锹,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保护墙,“就是不给工钱也心甘情愿”,村民的话语里更包含着无奈和心酸。

    其实,只要细心聆听,在我们身边,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无声抗议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生活在化工厂附近的村民不再吃自己种的水稻和蔬菜,一些噪音大、臭味浓的工业园区周边的村庄日渐人去楼空,找污染企业协商无效、找政府监管部门投诉无用,公众最终只得寻求自保途径。

    到政府大门表达诉求也好,还是默默无声地拿着铁锹协助政府“无酬除污”也罢,其实都是公众表达对环境日益恶化现状的不满的一种方式。而铁锹落下的一声声,更沉重地叩击着企业和政府的良心。“美丽中国”并非宏大空泛的图景,它就印在这一颗颗良心的背面。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