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如何疗治“阿庆”们的“乡愁”

    异地高考在一些地方受到了阻碍,相比于各地政策推行上的“小气”与缓慢,本地人的抵制更值得深思。他们为何会抵制?前不久,法学教授张千帆与一位北京原住民阿庆越辩,对方说,之所以抵制,是因为外地人让他们生了乡愁。(1月20日《南方都市报》)

    这么说,就不只是反对异地高考的事了,而是压根就不愿外地人来到自家地盘。而这个理由,相比那些“外地人把城市弄得脏乱差”的指责,显得更有道德优势,而本地人的这种“乡愁”,似乎也常常是被忽略的。

    来看看北京人阿庆是怎样生了乡愁的?她说,那么多外地人来了以后,“原来的房子拆了,原来居住的地方也被规划了,故乡就被破坏掉了。”这让我想起一度流行的伤感语句——“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的确,在狂飙突进的城市改造中,无论你愿不愿意,我们的故乡、身边,都在快速变化着,好听点叫“日新月异”,不好听的,大概就像阿庆所说,“被破坏掉了”。具体到北京,那些别具一格的胡同民居,在渐渐消逝——这一点,就连外地人也都觉得可惜。

    但是,阿庆将故乡的“被破坏”归罪于外地人的说法,实在不堪一击。一来,阿庆的故乡被规划“被破坏”后,新盖起的高楼大厦、CBD,毕竟不是她所反感的那些外地人所居住的;二来,普通外地人和她一样,也盼着城市能拆得慢一点,好给他们留一块廉价的立足之地——比如那曾经“蚁族”聚集的唐家岭;更重要的,阿庆所生的“乡愁”,在外地人看来,必然是种矫情,因为家人亲情至少还能弥补她的“乡愁”。

    然而,阿庆的乡愁说,确实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来审视本、外地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让本地人不觉得外地人是来“破坏”自己的故乡的?这诚然需要更多的沟通与理解,但更重要的是,城市不应单靠“拆城造城”来吸引外地人,而是创造更多公平机会,让外地人能够有机地融入到这座城中。

    从这个角度讲,给予外地人高考等公平待遇,或许正是疗治阿庆等本地人以及更多外地人之“乡愁”的最好药方。毕竟,故乡的感觉更多来自一种认同感,让外地人认同这座城市,认同这座城市里的人,异乡人也就会成为同乡人。

    文/王子明

【责任编辑:李瑾】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