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复旦“千分考”为何让考生抓耳挠腮?

    当复旦“千分考”遭遇莫言演讲、撞上“笔尖上的行星”,考生们“hold不住”了。昨天,全国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新年第一考”——复旦“千分考”在全国24个省(市)、33个城市、43个考点同时进行。除了题量大之外,一些偏题怪题让学生们抓耳挠腮,不知所云,此外,还有考生发现往年的原题也出现在了今年的试卷上。(2月25日现代快报)

    莫言获诺奖是2102年度全球华人都应该感到荣幸的大事。更何况,媒体已经铺天盖地的反复宣传,使得莫言成为妇孺皆知的公众人物。莫言演讲出现在复旦“千分考”的试卷上,对高中毕业生而言,这道考题论难度系数实在算不上有多高。那么,看似简单的一道考题,为什么会让考生们“hold不住”了呢?

    复旦“千分考”考题让考生们抓耳挠腮,这与其说是考生们的尴尬,不如说是家长们的尴尬,教育的尴尬。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客观原因,到头来走的还是“应试教育”的老路。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下,家长们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考分;教育行政部门乃至整个社会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就是升学率。为了追求高分,家长不得不要求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死读书、读死书,不知莫言的演讲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学校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全国各地的做法其实都大差不离,就是“题海战术”。死楸、往死里楸,成为提高升学率的不二法门。可见,“应试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观念,而是一种教育处境。

    复旦“千分考”考题不在课本上,不少考生反映考题涉及面广,许多题目不按套路出牌。因此被指有点偏,有点怪。在我看来,复旦的考题一点不偏,一点不怪。为什么一定要考书本上的内容?那岂不是鼓励学生回到死读书的老路上! “千分考”考题让考生感觉难,折射的是教育的积弊,也是社会群体浮躁的真实写照。其实,在我们的社会,急功近利的现象比比皆是。广受诟病的中国足球,为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足协主席和洋教练像走马灯一般换了一茬又一茬,结果是足球大考的成绩越来越差,足协贪官、黑哨出了不少。还有,在各地“创文”、“创卫”的过程中,有几个城市搞的不是“狂飙突进式”的阶段性行动?再看看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急功近利的政绩浮躁与焦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官员们热衷的是“大手笔”,追求的是视觉冲击力。其实傻瓜都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屁股总有后任来擦。有此背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也就不足为奇。也不怪官员这么做,考核一方官员的政绩,看的就是GDP,指挥棒使然。

    这么看来,复旦“千分考”考题让学生们抓耳挠腮也就不奇怪了。对于舆论的压力,复旦完全用不着尴尬。需要反思的,恰恰不是复旦,而是全社会。

    张卫斌

【责任编辑:李瑾】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