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朱永华:万头死猪≈几只苍蝇<一泡小便?

    据上海市政府通报,从3月8日以来,上海方面打捞起的死猪总计上万头。一起事涉威胁上海饮用水安全的突发公共事件,或将渐渐淡去,但围绕事件的种种质疑仍在继续发酵:死猪漂浮水源上,如何确保水质达标?在环境突发事件面前,除了看到生产和管理能力的落后与粗疏之外,还应追问为什么区域间的沟通联动如此之难(3月20日《京华时报》)。

    更让人纠结的是,针对市民对自来水被死猪污染的担忧,上海水务局与相关专家表现出了空前的默契,上海市水务局不仅从3月11日以来一直公开表示,松江当地的自来水水质“数据正常”,符合相关标准,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沈依云更公开表示,自己敢直接饮用这些经过处理的自来水。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业专家还给媒体记者打了个比方:“就好比你在游泳池发现几只死苍蝇,恶心归恶心,但对水质会有多大影响?更何况黄浦江很宽,又是流动的活水”。

    我们一点也不怀疑官方公布的“数据结论”,专家的“比方”或许也不乏科学道理,但有一点应该明白,人们对于食品饮料之类,在相信科学数据的同时,更关切其感官效果,正像某电视台播过一档综艺节目,现场做成各种美味佳肴令在场人垂涎欲滴,结果被厨师稍动手脚做成“便便”的形状,再让各位品尝,结果一片作呕状;当上海市民想起黄浦江上漂浮过万余头死猪,再看看从那里抽取送到家里的自来水,恐怕没人会对官方的“数据正常”所折服,别说游泳池里发现几只死苍蝇,即使菜汤里发现一只死苍蝇,也未必就能污染菜汤,但谁有愿意再去品尝漂着死苍蝇的菜汤?

    在坊间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眼不见为净”,这话虽然没有任何科学道理,但事实上确实很普遍,任何一个城市的取水处,即使保护再戒备森严,也无法完全避免某种污染,即便是能管住人,却管不住水中的鱼虾天上的鸟,谁都知道路边的拍档卫生较差,但依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就是因为这些污染或是不干净,但人们大多看不见,人们知道路边排挡的卫生状况差,往往也是来源于媒体或官方的调查数据,因此,在官方公信尚不够乐观的眼下,面对黄浦江面漂浮的数千死猪,谁又能够从心里接受这种“数据正常”。

    官方的“数据正常”注定也是来自权威的科学检测,甚至这种数据还不乏非常严谨,然面对污染,人们更相信自己的感官,正如温州有人巨资悬赏环保局长到某河道里游次泳一样,那个河道里虽然被垃圾覆盖,但未必游次泳就能危及健康,或许其水质数据也很“正常”,但重金之下仍无“勇夫”,说白了,其实就是眼睛感官在作怪,而民间对官方这一“数据正常”拒不认可的另一主因,就是官员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治理态度,不是用责任追究和强化治理来消除和化解人们的感官疑虑,仅仅用“数据正常”或死苍蝇的“比方”来强调对市民健康的无害,其中所流露出的消极和对污染的漠视是显而易见的。

    日前,有人翻出2011年有一篇《美国男子向水库小便致3万m3蓄水将被抽干》的新闻。内容是一名美籍男子向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水库中撒尿的情景被附近的安全摄像机拍了个正着,波特兰市水利局便决定将水库中蓄存的800万加仑(约合30000立方米)的水抽干。尽管有卫生专家称一泡尿不会对波特兰当地民众的身体造成伤害。但波特兰水利局局长戴维·沙弗(David Shaff)坚持称:“抽空水库的决定更多出于心理因素考虑。你想喝尿吗?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都是情不自禁的想吐”。

    一泡尿的污染显然不能和万余头死猪相比,当然黄浦江的水也不可能被抽干,问题是环保官员应当对这些死猪污染给公众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有没有像波特兰水利局局长戴维·沙弗那样考虑到上海市民的心理因素,这种考虑不仅基于对市民身体健康的担忧,更在于对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关心,人们可以接受破盘烂碗端上来的粗茶淡饭,但绝不能承受精致马桶盛上来的美味佳肴,数千头死猪或许不会给滚滚的黄浦江造成实质性或“数据”上的污染,但人们打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流出白哗哗的自来水,想想是从那曾浸泡过死猪的水源地送来,胃口再强恐怕也会“情不自禁的想吐”。

    另外,既然专家也觉得“恶心”,就应该积极想方设法来消除人们的恶心感,而不是用这种“恶心”的话让广大市民再添恶心,尤其是这种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思维逻辑太可怕,尚若以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态度对待环境污染,那就没必要兴师动众的组织人员打捞死猪,更没必要对乱扔死猪者予以责任追究,滚滚黄浦江自会将其送进浩瀚的大海,城市也没必要保留环卫工甚至城管,环保官员和某些专家不把市民感受当回事,如此逻辑看待环境污染,美丽中国梦何时能够实现?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