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林南泉:治理雾霾,只争朝夕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提及治理雾霾议题,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对此亦有回应。一个基本共识是,治理雾霾刻不容缓,亟须全面推动。

    有关部门提出要到2030年主要城市实现或者达到空气质量国家标准的消息,至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治理,似乎尚无确切答案。日前有消息显示,雾霾影响极其严重的北京,治污工作将进入实际操作,从其中的措施中,或有利于看清当前的治理思路。

    北京市近日召开的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提出要集中整治大气污染、污水、垃圾、违法建设这四大城市环境“顽疾”,其中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拟开展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工程,将空气重污染应急纳入全市应急体系统一管理,另外在远郊区县开展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工作,研究增加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排污收费项目。为达到预期目标,相关负责人表示,监察机关还将主动介入,加强对专项行动进展情况的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动员全社会力量”的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的同时,还要求各有关单位立下“军令状”,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此外,组织部门亦被赋予重任,要求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这样的治理思路有其实用的一面。考虑到雾霾天气期间,北京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缺乏联动,预警信息很少促成实质行动,应急系统建设的确有其必要,而北京市之所以长时间笼罩在雾霾极端天气之下,显然与周边地区以及市区机动车辆尾气排污有关,因此增加排污收费、提高公交出行比例一类的措施也显得无可厚非。然而,当下中国民众深受雾霾天气之害,恐怕非单纯由个别不当人为或治理赶不上污染的现象所致,空气污染现象日趋普遍,而多数城市未必都有雄厚的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治理工作,故走出以往那种“先污染后治理”或“片面治理”的思路,就显得尤为迫切。

    与以往对环境污染现象的批评不一样的是,当前对雾霾天气的反思,不只是停留在个别环节之上。分析雾霾天气的成因,追根溯源,不难发现,雾霾肆虐现象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沉淀”的结果。

    要治标更要治本,这样的治污思路已是共识。针对雾霾天气的严重影响,温家宝总理曾表示,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上任后的首次记者见面会上提及雾霾话题时,也表示“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去进行治理。”从十七大,“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到生态文明在十八大报告中独立成篇,环境治理不再只是应景之需,而是要打造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显然需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做支撑。

    北京在治理雾霾上所做的努力,有其值得肯定之处,然而诸如立“军令状”一类的措辞,则容易给人以运动式治污的印象。治理雾霾,只争朝夕,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就此发表真知灼见,诸如“列入政绩考核”一类的意见也受到重视,为获得更长远更优质的治污效果,显然除了具体的治污措施,还理应在高层面的决策规划中有所体现。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