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开发式扶贫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贫困地区,特别是那些长期不能脱贫的地区,一般来说都有共同的背景: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仍、整体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压力过大,人力资源素质较低;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一产二产水平低下,三产基本上为空白;无支柱产业、无经济增长点,靠天吃饭,靠卖苦力谋生,缺乏脱贫致富改变落后的人才和本领,等等。这些硬件要素从战略上妨碍和制约着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改变这些硬件要素,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序渐进,良性互动,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警惕坠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开发式扶贫是目前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恶化的生态环境既是造成贫困落后的基础性原因,也是开发不当造成新的更严重贫困的起点,而后者既有前车之鉴又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开发式扶贫必须保护自然、改良生态、合理利用资源,以此作为开发式扶贫、消除贫困的刚性目标。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一般都是脱贫心切急于致富,常想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于是,有树则卖树,有石则采石,有矿则开矿,无树、无石、无矿便想出让土地,靠土地出让一夜致富。凡是背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地方,非但不能脱贫,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些贫困山区看到发展畜牧业效益好,盲目大上牛羊养殖,开始几年农民手里有了钱,几年之后,面对的却是一片荒山秃岭,水土流失,畜牧业被迫下马,农业和林业也走向下坡路,不仅没能脱贫,还把发展的道路堵死了。

    从某种意义上看,贫困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同时又是自然生态问题。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常常与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有着极其密切关系。最贫困的人口常常是生活在自然生态恢复能力最低、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贫困人口相对于富裕人群,获得资源的条件最差,能力低,观念落后,最易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如果没有对非再生资源和自然生态进行投资和科学保护的激励机制,必然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贫困加剧,与脱贫愿望南辕北辙。世界环境委员会对非洲撒哈拉地区贫困现象进行评估时说:“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比承受这种贫困——环境恶化——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的痛苦更悲惨了。”这种警示,我们同样不能漠视。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我国西部非常突出,在开发式扶贫进程中,保护好自然生态,自觉贯彻可持续战略,一刻也不能淡忘。

    贫困地区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是经济社会落后的结构性特征。以农业为主,非农产业严重不足的“生存型”产业结构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不少贫困地区的农业仅有种植业,种植业又常常是仅有传统的粮食种植业,缺乏特色,比较效益过低,农民只能维持低水平温饱,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这些地区又往往耕作方式极其落后,刨坡种地,甚至刀耕火种,更谈不到机械化和现代化。这种原始状态的农业既抵挡不住市场经济的风浪,也经受不住自然灾害的考验,特别是一遇严重的自然灾害便颗粒无收,农民群众只能靠救济度日。这种单一的低层次的农业结构,既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滞后的直接原因,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扶贫实践表明,只有逐步建立起特色农业,逐步走向机械化,农民才能依靠种植业致富,现代化农业才有出路。有特色就有市场,特色就是竞争力。

    受自然、历史以及现实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劣势和困难较为明显。但是,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能透过劣势看到优势,透过困难看到机遇。关键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内外部环境有一个客观认识,既要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又不照搬,不能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搞建设,或简单充当他人的伙伴。必须立足实际、看清市场、找准特色、另辟蹊径,搞好有地方特色的地域经济,构建起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体系。这样,或特色种植、养殖,或有特色的深加工、制造业,或有地方特色的风光游、民族风情游、古籍文化游等,或其他有自身特色的新兴产业等等。如此,贫困地区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的被动局面。

    人口和人力资源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人口的基数降一点,人口的素质升一点,就能明显促进一个地方的脱贫致富;人口失控、大量缺乏教育培训的低素质人口就必然制约、阻碍一地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近年来,某些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使脱贫扶贫失去了后劲,应该引起深刻反思,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宣传虽然已有40年的时间,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对贫困地区的发展致富的意义,应成为干部群众的明确共识,坚定实行,不能丝毫动摇,让少生娃、学本领、早致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建立好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进行政策倾斜,在扶贫资金、扶贫项目上重点考虑和扶持,帮助他们率先致富,让贫困地区真正走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

    脱贫致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才问题。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典型,一个长期贫困的地区,因为一个人才的出现和带动,昔日的不毛之地后来成为一方富裕文明的乐园。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源的培养投入,发现和使用新的人才,帮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要成为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需要人去落实,项目要人去完成,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话。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培养急需的乡土人才,让“教育扶贫工程”、“希望工程”、“文化扶贫工程”、“智力支边”等等,真正落到实处。一批适用人才的涌现之日,就是贫困地区摆脱困境、走向良性发展之时。

    (作者:冯兵旺)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李瑾】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