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叶祝颐:山寨急救车致人病危,监管部门何在?

    拨打正规急救电话,却来了一辆假冒120急救车。近日,一次未能成功的转院,造成温州市民黄先生命悬一线。救护车为什么成了“送命车”,这里面引出重重黑幕:急救中心在“倒卖”危重病人?经查,“山寨急救车”隶属温州华侨骨伤医院,该院副院长吕爱莲在接受采访时笑答:我们是缺,缺管理。(6月13日《北京晨报》)

    俗话说,救人如救火。危重病人因为病情需要,亟待转院治疗。既然患者家属拨打120急救电话表达危重病人跨市转院的诉求,急救中心无疑应该对此作出妥善安排,遴选有资质的急救车与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危重病人的转院治疗。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患者家属拨打的是120急救电话,等来的却是山寨急救车。不仅车辆没有资质,随车医生只是一名肛肠科医生,不会操作呼吸机,也没有急救经验。患者不仅未能转院成功,还造成肺部大出血,患者如今命悬一线。读罢消息令人唏嘘不已。

    根据急救程序,医院在病人转院之前有一整套评估手段和程序,病人移交给120之前,急救中心的医生也会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但是当日跟患者家属对接时并没有120的医护人员,来人自称是120急救中心的,实际上却是这辆山寨急救车的驾驶员。该车也不是什么急救车,只是一辆挂靠在民营温州华侨骨伤医院名下的社会车辆。据该车驾驶员介绍,120工作人员向其提供急救信息。他在这个灰色链条里面不仅当驾驶员、“代表120”联系患者家属、同家属签合同,也负责寻找执业医师跟车,一人分饰多角。急救中心遴选如此草台班子参与危重病人跨市转院治疗,岂不是草菅人命?所谓救死扶伤难道是挂在墙上好看的吗?至于山寨急救车车主给提供急救信息的120工作人员提供20%的信息回扣,更是涉嫌商业贿赂,是赤裸裸的犯罪行为。

    面对质疑,温州华侨骨伤医院副院长吕爱莲坦言,该车不具备承担院前急救、院后处理任务的资质,该车平日只负责接送本院的骨伤科病人,且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病人。既然该车没有相关资质,为何安排该车护送跨市转院病人而且是危重病人?既然该车是挂靠该院的社会车辆,该院无疑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与民事责任,显然不是轻飘飘的“缺管理”所能承载的。而吕爱莲副院长冷血地笑谈此事,更是缺乏对患者的起码敬畏之心,缺乏起码的医德素养。

    针对温州华侨骨伤医院违规转运危重病人和医院管理混乱的情况,尽管温州市卫生局给予该医院记过处分,但是120急救中心派出山寨急救车;120工作人转卖急救信息;社会车辆挂靠医院;急救车缺乏资质;仅仅只是医院的责任吗?山寨急救车让患者命悬一线,仅仅只是给予一个不痛不痒的记过处分就够了?而且,该事件的始作俑者急救中心该承担什么,卫生部门对急救中心监管缺位如何问责,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救死扶伤不是光说不做的面子工程,而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最高职业信念。如果救死扶伤的急救承诺被当作儿戏,这是一种底线的失守。以后谁还相信120?谁还相信医院?120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形象与社会责任感又体现在哪里?

    时光不会倒流,悲剧无法挽回,我们只能为病危患者默默祈福。但是山寨急救车致人病危事件的教训十分深刻。痛定思痛,不仅医院与急救中心要承担责任,深刻反思,当地卫生部门也要深刻反思,引以为戒,拿出可行的整改措施,追究相关人员失职渎职责任,并给急救行业立规矩,完善急救机制,细化急救措施。如果急救程序被理顺,卫生部门对急救效率作出严格规定,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依法惩处尸位素餐的急救中心与利欲熏心的120工作人员,你看以后谁敢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如果悲剧之后,急救机制不顺,监管问责机制继续缺位,不仅民众抱怨,急救行业的形象将一落千丈,医患互信也将失去民心基础。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