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观点2】于治国:"道德90后"凭啥让时代为之驻足?

    “为了帮助那个从来没见过面的小妹妹再次渡过难关,我愿意再捐一次。”今天下午,曾在去年捐髓救助浙江白血病女童的“道德90后”张珊珊,首次向本报披露了她藏在心中的“小秘密”:为第二次挽救患病女童的生命,她将于近期义务捐献淋巴细胞。 (据《河北日报》6月16日)

    有些人总是抱怨:现在的人啊,怎么越来越不懂得尊重、行善、礼貌了,这社会怎么啦?然而,看到张珊珊这位“道德90后”的典型,有谁不为之动容?有谁不为之树起大拇指?又有谁不为我们的下一代而感到自豪、放心和欣慰?

    是的,以张珊珊为代表的“道德90后”群体被评为“2012年度河北十大新闻人物”后,时代为之驻足,赞美声为之响起,原来的一些不好的印象为之改变,善行义举已被传承、发扬光大。张珊珊的举动,不只是给了另一个陌不相识的人生的机会,而且,以凡人善举点燃了蕴含于每个人内心世界的人性之美、大爱之美、无私之美,这种美,以纯洁质朴而感人至深,发人深省,让一些假恶相形见绌、无处遁形。

    人人皆可为,但是往往却很少有人为。凡人善举的伟大就在于,他人没做,而你去做了。就这么简单,就这么举手之劳,就这么随意为之,可是,在这随意之间,体现的却是一种精神,一种风貌,一种见识,一种风骨,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一种爱心的体现。

    诚然,无亲无故,不认不识,人在千里这外,但却毅然为之献出自己的骨髓、还有淋巴细胞,这平凡之中凝聚了多少感动,在这位被救助的浙江嘉兴白血病女童的家人心里,体验得最为深刻。此情此景,发生在一个“90”的身上,而且,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完成:瞒着父母、老师,放弃求职“黄金期”,留在学校专心准备捐髓,终于于2012年5月29日,张珊珊成功捐献203克造血干细胞,让远隔千里的患病女童重获生机。她的善行被本报率先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对“道德90后”现象的强烈关注。

    是的,病痛不可怕,无情最痛苦。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谁都会有个三长两短,谁都会遇到些大事小情。面对突然而来的天灾人祸、伤痛事故,谁都需要温暖、关心、援手,哪怕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善意的提醒、一次微薄的帮助,当点滴爱心汇聚成爱的洪流,最终让困难者走出困境,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这种体验便是人性中善的张扬,爱的激荡,给人以生存的勇气,超越的魄力。

    “道德90后”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透露出年轻一代率性而为、敢于突破、勇于作为的人格魄力,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很好地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和价值,颠覆了传统的偏见。自爱而爱人,无私而利他,勇为而不图回报,或许,这就是“道德90后”让时代驻足的最大看点。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