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刘 敏:从《小时代》看青少年的崛起

    这段时间,关于郭敬明《小时代》的争议,变得越来越意味深长。

    一开始,这种争议还只是微博上的唇枪舌剑,属于纯粹的民间话语事件。而现在,它得到了许多严肃媒体的关注与确认,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也接连对《小时代》发出声音。

    新华社的一篇评论文章写道,《小时代》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对爱情和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看到了青年一代对友谊地久天长的忠贞不渝,看到了青年一代自立自强的不懈追求,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

    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写道,《小时代》“在记录、书写、表达一种独特的青春形态”,我们要“尊重少年的心理,跟着游”,挖掘炫的正价值,“试着去欣赏‘想唱就唱,我最闪亮’哲学”。

    可以说,有关《小时代》的争议,发生了转向。争论的中心,不是这部电影本身,甚至也不是郭敬明本人,而是这部电影的最大受众——青少年群体。

    这一代青少年,与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代,与赵薇《致青春》一代,都不一样。他们是消费社会的一代人,从出生到成长,时间上大体与中国经济高速腾飞,社会物质化程度高,消费发达等进程基本吻合。他们的成长,并没有遭遇什么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他们的需求和欲望,经常能得到家庭、商业以及社会生产力的精心呵护与满足。因而,他们是金光闪闪的一代人,也是风平浪静的一代人。

    现在,这代青少年群体获得了消费的权力,在商品消费的意义上,他们的趣味、喜好、生活状态可以决定以他们为受众的电影、文学、音乐、服饰的样式和面貌,可以影响品牌、商业乃至生产力等资源的配置与投放。

    但是,青少年群体并没有获得文化的权力,这使得他们的价值观、生活观以及他们所喜爱的东西,常常被成人主流社会投去异样的打量的眼光,有时甚至得到很低的价值评判。

    人民日报、新华社因其媒体地位的特殊性,在中国,常被视为官方或主流的声音。他们这次对《小时代》发声,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出于文化意图和政治意图。

    从文化意图来说,他们代表了一种为青少年群体和青少年亚文化正名的声音。这种声音试图去翻转诸如“扭曲”、“浅薄”、“拜金”等负面的文化评价,为青少年这个正在崛起的、未来中国社会后备军的群体,为中国经济高速腾飞以来的这一代青少年的价值观、生活观、爱情观等观念,赋予其文化上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从政治意图来说,青少年群体是中国社会的未来,他们还是新世纪中国的新形象、新面目的组成,是“中国梦”等社会政治语汇的关注所在。为新一代青少年确立什么样的风貌,将可能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形象、姿态与前景。

    这一代青少年的崛起,需要社会的正视。放宽视野,我们去看世界各国,几乎每一代青少年群体的崛起,都将不可避免地与既有的主流权力秩序发生冲撞。这大约就像每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都会跟父母和老师拌嘴争吵反叛。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