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郭文斌:破除特权,"官二代"就和"贫二代"没什么两样

    有媒体盘点近年来18例“火箭提拔”事件,发现这些官员有六成都出生于官员家庭,而中国社科院此前的一项研究显示,官员子女当官的机会是非官员子女的2.1倍。“官二代”们挤占了其他同龄人的上升通道,整个社会的阶层流动则呈现出放缓甚至停滞的趋势。(8月24日《河南商报》)

    “官二代”本是个中性词,然而,在现实中却演绎成了一个特殊含义的词,成为“官二代”,意味着从小会享受许多同龄人享受不到的福利,有用不完的钱和卡,在入学和就业上享受“特权”,在升官上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当“官二代”成为践踏公平的代名词,自然也遭遇诟病。

    在现实中,父母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子女的命运。这不必讳言,调查数据显示,公务人员子女被录取为公务员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人员,而且“这些被录取为公务员的大学生成绩似乎很差”。如果不是因为“官一代”,这些特别差的“官二代”又如何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

    “官二代”并不是作恶的标签,但现在在公众心目中,“官二代”却正成为一个“特殊代名词”,在其周围,有着太多的“特殊资源”,让他们很容易“出人头地”。而其背后却是对公平无情地践踏。这是令公众最无法接受的。

    “官二代”或当官或经商或做别的工作,都是很正常的。但“官二代”却不能享受超出公平之上的“特权”,不能由父母的身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官二代”的特殊,就是因为“官一代”拥有人脉资源,拥有权力,从而拥有“特权”,为“官二代”打通了“特殊通道”。当“官二代”的上升通道畅通了,其他同龄人的上升通道就变得狭窄了,两者并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不是公平竞争。

    理智告诉我们,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官二代”,但事实却告诉我们,“官二代”绝非那么简单,有时候,即便是“官二代”根本没有做什么,但却避免不了公众的猜测。

    成为“官二代”不是错,“官二代”不是不能当官,但要和大家公平竞争。明规则并不缺乏,可暗规则却是大行其道,其根源就是在“特权”,打破“特权”,让“特权”无法发挥作用。“官二代”才能祛除“特殊色彩”,才能还原成为一个中性词。

    制度的公正,执行的严格,“特权”就无处藏身。彼时,“官二代”就和“贫二代”没什么两样,“背景”和“背影”也就不会成为刺眼的“分界线”。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