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朱 凯:双管齐下才能让"金银月饼"销声匿迹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近日,记者走访京城多家商场发现,今年的月饼销售有些低调,普通的散装月饼成为商场柜台的主流。可正当人们都以为在正风肃纪的大背景下,这些天价月饼都已销声匿迹时,在个别银行、商场的销售专区,天价“金银月饼”变身“百宝盒”,而且销量不错。(9月4日 新京报)

    中秋将至,各大商场又开始了节前促销,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天价“金银月饼”。“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众所周知,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中秋节吃月饼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小小的月饼寄托家人团圆、阖家欢乐的愿望。在高度商业化的今天,天价“金银月饼”的出现,使“送月饼”成了许多人过节送礼、讨好上级的代名词,月饼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食品,而是变成政客的“铺路砖”、商人的摇钱树。

    从老百姓的日常购买来看,这些天价“金银月饼”根本就没有市场,试想平常人家谁会花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买一盒月饼来过中秋节。如果“金银月饼”确实无人问津,各大商家也就不会绞尽脑汁研究销售策略,也就不会出现 “金银月饼”变身“百宝盒”且销量不错的状况。现实情况是,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健康、作风不硬朗,利用公款大肆送礼、跑关系,把“礼尚往来”换成了礼“上”往来,把“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观念抛到九霄云外,选礼品标准变成了“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些原因都在客观上形成“金银月饼”的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商家捕捉市场需求,生产、出售商品,只要货真价实,本来无可非议。可问题就在于,“金银月饼”真的就是月饼么?真的就值如此高价?一些商家为了盈利,不惜巧立名目,过度包装,把“金银月饼”变身“百宝盒”,把月饼采购发票换成了公务用品发票,真可谓费尽心机。与其说这些商家在销售“月饼”,不如说他们在为个别官员的公款浪费、腐败堕落提供“温床”。

    一些商人的贪婪和部分官员的腐化,最终导致了“金银月饼”的出炉。商人投机取巧,钻法律空子使官员购买天价月饼“合法化”;官员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给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这看似“双赢”的局面,却造成了“双败”实际。对于商人而言,如此大发横财,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导致经济泡沫,最终使自己走向衰落;对于官员而言,如此大肆收礼,会进一步腐化堕落,进而失去百姓的支持和信任,最终锒铛入狱。

    就在昨天,中共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通知》,重申“节日期间,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的纪律要求。其实,治理天价“金银月饼”,不仅要依靠严令让官员令行禁止,还要依法打击商贩虚开发票、“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一方面我们要健全制度,加强廉政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三公经费使用曝光在人民的监督之下,使官员们不敢买、不能买、不愿买,切断天价月饼的销路;另一方面,要依法打击商户虚假经营、乱开发票行为,加强对商人宣传教育,使其要正确认识市场规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合理合法诚信经营,拒绝生产“金银月饼”。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让天价月饼销声匿迹。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