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为国家留下希望,用双手共创美好明天

    为国家留下希望,用双手共创美好明天

    ——对我国人才外流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逐步完善,我国走上了一条发展的高速公路。我国人民生活更是日新月异,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民对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诉求较为强烈。现在,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开始追上欧美发达国家时,人们开始把生活的重心从物质生活转移到了精神生活上。同时目前这个简单劳动难以致富的时代,人们才真正的是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努力的用知识来提高自己的附加值。做父母的为了让子女可以在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长从而以后可以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舒适的生活,他们不惜花费重金送子女出国深造。可是这些海外的优秀学子们,一旦在国外有比较好发展环境便会考虑继续留在国外发展甚至移民定居。

    下面是一则关于1978年—2008年出国与学成回国的统计数据。

    资料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9/indexch.htm

    1978年-2008年出国与回国留学人员统计数据(单位:人)

 

年份

出 国

留学人员

学成 回国

留学人员

1978

 860

248

1980

 2124

162

1985

4888

1424

1986

4676

1388

1987

4703

1605

1988

3786

3000

1989

3329

1753

1990

2950

1593

1991

2900

2069

1992

6540

3611

1993

10742

5128

1994

19071

4230

1995

20381

5750

1996

 20905

6570

1997

22410

7130

1998

17622

7379

1999

23749

  7748

2000

38989

9121

2001

83973

12243

2002

125179

17945

2003

117307

20152

2004

114682

24726

2005

118515

34987

2006

134000

42000

2007

144000

44000

2008

179800

 69300

    

    从表中数据显示,在这改革开放的30年来,虽然出国留学人员与学成回国留学人员都不断增长,但出国留学人员中,未回国留学人员明显有不断增大的趋势。人才外流是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据统计目前每年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21世纪中国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人才永远都是国家发展的希望,而我国人才外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最终这笔人才帐还是要用国家的发展和人民利益为其埋单。

    人才的大量外流将影响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我认为人才的外流是有原因的,第一,我国并没有给人才营造出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环境。就拿科技人才来说,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各项事业都在完善当中,加上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尖端技术的垄断。我国的各大实验室和之前相比虽然技术更加先进设备也趋于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上依旧存在差距。当我国的实验室难以满足科技人才的需要时,为了科研他们不得不出国寻求跟好的实验室。此后,国外的实验室为他们提供更丰厚的工作待遇还为其家人申办绿卡,接下来我国的科技人才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外国人。第二,我国民众有种崇洋的心态。我们国人喜欢穿国外品牌的衣服觉得是名牌上档次有品位,就连留学也是一样觉得留学归来就是海归派,如果是国外的一流院校更觉的自己如同金镶玉一般璀璨夺目。这样的心理我们一般都说是崇洋媚外,而归根到底这是一种民族信心底下的表现。当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1840年以后,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当时闭关锁国的大门也开启中国近代一段耻辱而又艰辛的历史。不论洋务运动学习国外先进的军工技术还是辛亥革命寻求民族共和制度,都是在向国外去学习。再加上当时外国列强的疯狂侵略,国人原有的民族自信心荡然无存。一个被击垮民族自信心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看来我们心中还有没有建立起一颗强大的民族自信心。

    在我国大学生中目前流行这么一段话:一流的人才毕业出国,二流的人才毕业读研,三流的人才毕业工作。虽然这句话说的过于绝对,但我们从在这句话中不难看出我国高级人才每年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向国外。防止人才外流,并不是围追堵截千方百计的阻止人才出国深造。毕竟,我国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各项事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攻坚期,我们需要向国外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理念学习来支持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丰富我国发展形式。我觉得防止人才外流最重要的不是把人才“堵”在家里,而是把人才“招呼”回来。要让人才“恋家”,首先应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和较优越的发展条件。比如,为科技人才提供可以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科研场所。其次应积极倡导社会正能量营造出一个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以一种和谐美满,积极向上,安居乐业的社会风气魅力来接纳海外归来的学子们。再次应当加强文化建设。一个人对故乡产生认同感的前提是文化的共鸣。换言之,当一个人发现周围人的语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都与自己相似时,他会比较容易认为这个地方就是生养他的故乡,这就是与周围文化产生的共鸣结果。同时,一个国家的强大在于文化的生命力。政治和经济的强大对于国家来说只是一套华丽的衣服,撑起衣服的肉体便是文化。我相信我国灿烂悠久文化和中华民族强烈的文化共鸣,定能把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带回祖国的怀抱。最后我认为应在国民心中建立一颗强大的民族自信,同时还要有一颗民族责任心。自信心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我们沉沦了100年却可能要用150年去重拾自我。一个伟大民族需要伟人来领导我们走向光明,也需要每一个平凡的我们不懈努力,试想一个始终以中华民族为傲,始终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不论他在那里,不论他在做什么,终有一天他在自己的故乡发光发热。

    “谁语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的祖国以寸草之心养育了我们,我们怎能不以春晖之情来汇报我们的祖国呢?人才外流不可怕,怕的是国人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活丧失信心。当然,我们已经将抬不起头的日子抛在了身后,现在的中华民族正如蜗牛一样把往日的酸甜苦辣背在身上一点一点的拾起信心与自豪,一步一步的走在通向世界的顶端的道路上。同时,我们也会张开双手等待着一颗颗在外流浪的心,等着他们回家,为他们擦去泪水抚平伤痕。我们还会让家变得更好,有舒适的环境,有和谐的风气,有强大的文化,更要有一颗在外人面前不卑不亢无比自信的心。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李瑾】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