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马九器:“拿诺奖是常态”的底气何来

    “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在文学奖之后,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奖项将陆续被中国人斩获,没有任何悬念……”9月29日,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黄维在迎接该校6900名本科新生的开学典礼上,语出惊人。(9月30日《现代快报》)

    的确“语出惊人”,无论是从这几年舆论热议的“钱学森之问”,还是不断披露的学术腐败,似乎都是从反思的角度来考量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虽然莫言的获奖一度满足了国人在这方面的饥饿需求,可科学领域的诺奖空白仍然是莫大的遗憾,毕竟诺奖的初衷在于科学,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全球公认的标准。一个连本土诺奖科学家都没有产出的国度,要是与别国科技比强弱,总有些底气不足。

    我们来看看获得诺奖最多的是哪些国家?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诺奖数目和这些国家的科技实力成正比,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并非偶然。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坦承与这些老牌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有不小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机制、经验、教育等很多环节。所以,当南京的黄校长豪气冲天,尤其在说这番豪言壮语是面对刚入学的新生时,笔者不免暗忖:这只是给新生打气加油的客套话吗?当你读完黄校长讲话的核心内容时,才明白其观点并非给新生“画个大饼”,而是有逻辑支撑。黄校长的逻辑就是我们目前基础研究已经与世界接近全面接轨,我们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次数排世界第六,还有一些重要指标也居世界前列。如此可观的基础上,十年之后,如果大师不频出简直没有道理。

    黄校长是院士出身,说话讲求科学与逻辑,他的这个结论有一定道理,作为一校之长,能有这样的豪情霸气,也是学术之福。不过,诺奖不是体育冠军,技术改良、个体天赋和勤学苦练的路径不一定适用。如果把诺奖比作一座楼,那么支撑起这座楼的是多个支柱和系统,其复杂性、严密性不亚于建一座摩天大厦。仅仅靠论文这一标准,还不足以支撑起它来。

    我们不妨来看看其他一些指标吧。根据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看,我们在企业效率、人力资源和政府效能方面的排名不尽如人意;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看,中国大陆排第26位;根据2011年经合组织《科学、技术和企业记分牌》和国家创新体系测度报告看,我们的自主创新和高技术领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实,支撑最终科学成就的不仅是科学界本身,还包括教育模式、研发机制、经济活力、创新环境、企业表现等等许多支柱在里面。

    对于黄校长的“十年内拿诺奖是常态”的预测,相信很多人希望梦想成真,不过实现它的条件不仅仅是看论文发表多少、科技取得多大成就,更要看它的下面和背后有没有改革的完善、制度的科学、机制的先进,以及经济、企业和社会的活力。当然,这个底气不是靠黄校长来给的,而是靠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来给的。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