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刘雪婷:治雾霾,先治雾霾思维

    从10个最要紧的方面着手,为污浊的大气而进行的前所未有、力度最强的“大扫除”正在河北省全面展开。(2013年10月14日网易河北讯)

    自今年1月以来,雾霾、PM2.5等字眼开始陆续进入人们的视线,各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开始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民众关注度提高的同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然而笔者认为,要想真正缓解雾霾压力,清扫领导干部脑中的雾霾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无论是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政策的落实,还是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整体布局的号召,都昭示着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和决心,可环境问题仍然没能完全根除,原因何在?不难发现,许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都是拉动各地经济发展、创造地方财政税收的大户。干部们为官一任,谁不想做出点成绩来,于是放弃了生态平衡、选择了经济大跨越,放弃了长足发展、选择了短期巨变,形成了对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弹簧管理,造成了雾霾治理长期疲软的状态。干部们错误的政绩观、思想上的橡皮筋、“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理念,无疑都成了环境污染的杀手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尾气显然已经成为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杀手。而我国各类公车数量蔚为可观,自然也成了大气污染的骨干力量。而领导干部始终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如果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以步代车,那么限制私家车出行的政策怎能顺利执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倡议又怎能得到民众响应?领导干部只有根除了“一出门就坐车”的思想,尽量减少公车使用,给民众树立好的榜样,才能号召民众一起为缓解当前环境压力出力。

    污染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解决污染问题势必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有所作为。可喜可贺的是,为污浊的大气而进行的前所未有、力度最强的“大扫除”已在河北省全面展开,那么对干部们雾霾思维的转变也势在必行。领导干部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清扫思想上的雾霾,以可持续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武装头脑,制定最详细的制度、执行最严苛的监督,不给造成雾霾的行为以可乘之机,才能使治理雾霾的“大扫除”落到实处。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