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赵红信:谁动了谁的北京户口?

    记者14日从北京警方了解到,警方破获了一个以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为主,出售应届大学生进京户口指标的犯罪团伙。该民企有资质从全国人才交流中心申请进京户口指标,并层层委托将指标卖出,金吉列每个指标收8万元,其余的被经手人私分。(新华网 10月15日)

    北京户口的含金量远超出想象,说成是寸纸寸金并不为过。而且,像买房、教育、购车等制度倾斜,甚至让没有北京户口的人拿着钱也办不成事。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每年都有进京指标作为福利,按比例分配给一些单位和企业。金吉列员工将指标随意兜售,违背了吸引人才的初衷,涉嫌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被刑拘。

    其实,金吉列员工贩卖进京指标只是北京户口黑市上不起眼的一个案例。随着户口承载的福利越来也多,黑市以自己的嗅觉灵敏地紧跟行情,从前几年六七万的市价到现在低则二十万多则近百万的价格,已经成了很多人主动寻找的进京渠道。同时,进京指标分配并不均衡,一般都倾向于国企,民企很难拿到指标。金吉列作为能申请进京指标的民企,哪里挡得住转手谋取暴利的诱惑呢。

    户口价格越高,说明本地人和外地人权利差距越大,政策制度歧视的程度就越厉害,从户口黑市可窥社会管理的疮疤。其实,警方出手打击贩卖户口指标现象,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大家都清楚,要想取缔北京户口黑市,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制度改革稀释户口含金量,把捆绑其上的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显性和隐性福利剥离,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权利。

    但户籍改革极其缓慢,甚至打着改革旗号倒退。因为本地人是户籍的既得利益者,北京的社会资源有限,外地人会稀释其中的含金量。同时,进京指标本来就极其稀缺,再加上对贩卖行为的严打,导致出现有市无价的情况。谁手中拿着指标谁就像中了彩票一等奖,必然想尽办法将其兑现为真金白银。在交易过程中,卖方利用自己的资质赢得了金钱,买方虽然花费巨资但还是赚了,这种黑市交易能够满足现实需求,是个人通过违法换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如此,指标越少,打击越狠,价格越高,交易越多,这是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循环。

    根除北京户口黑市,长效短效的办法比比皆是,现在需要的是官方的态度和勇气。只是,户籍是权力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户籍改革意味着行政行为的改弦易辙,官员要为转型付出漫长的代价。他们更倾向于用户籍福利收买本地既得利益者,双方都有维护现存户籍制度的诉求,一拍即合站到外地人对立面。他们才是户口买卖的根源,也很难在利益面前壮士断腕。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