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尹宏怡:“垃圾”换得的是水,更是文明

    10月6日,人民网“十一黄金周‘景风’面面观”报道组来到陕西骊山旅游景区。骊山景区管理部门推出了用“垃圾换水”新颖的环保方式,受到社会关注。记者发现,游客来此参观,只需将自己旅途中产生的垃圾,拿到景区门口兑换处,就可以换取一瓶矿泉水。兑换群体中有许多是家长带领孩子前来,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这种方式特别好,让孩子切身体会文明出行的乐趣。”(人民网)

    “垃圾换水”往小处说,是骊山景区自创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长远来看,则为广大旅游景区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与其强制性地监督,不如鼓励性地倡导。一来不会中伤旅客出行的好兴致,还能使游客化被动为主动,让其主观上愿意参与到景区维护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举手之劳换来清新之水;二来也缓解了景区游客多、管理者少的管理瓶颈,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景区“无形”的管理者,节约了景区的管理成本和人力资源,可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景区的环境更美了,身在其中游览的游客笑容更美了、游玩兴致更高昂了;再者,游客用”垃圾换水“的同时也唤起了大家的文明意识,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形成了一股文明的新风气,景区呈现一派和谐景象。

    与国庆期间“11万人天安门观看升旗留5吨垃圾”、“香格里拉遭被弃荒岭游客投诉”、“九寨沟游客打砸攻陷售票处”等一系列负面报道相比,骊山景区的秩序井然值得深思。

    小举动凝聚着大智慧,骊山景区付出了很少的人力物力,却收获了整个景区的优美整洁,甚至无形之中提高了旅游文明素质。这些付出也让景区获得了良性发展——景区的环境美了,游客自然就慕名而来了。这样一箭多雕的好举措,值得为之叫好。

    倡导文明不能只从大处着眼,小细节、小举措也能出奇制胜,与空泛的文明口号相比,具体实用的小奖励更深入人心,更能得到民众的欢迎和支持,也更能唤起民众投身文明建设的热情。没有依靠强制性监督、动辄就罚款的刚性规定,“垃圾换水”同样也换来了文明,这样人性化的“野路子”不妨多一点。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