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徐迅雷:要杜绝“保护伞”的常态化存在

    “就拿涉黄这块来说,他们会不知道吗,他们比谁都知道。”在2月10日央视《焦点访谈》中,一位东莞市民如是说。这里的“他们”,当然是指社会管理者、权力中人。平时比谁都知道,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黄”下去,直到有一天媒体来曝光了,于是“迅速行动”起来进行“大扫荡”,这被称之为“中国式扫黄”。

    广东省公安厅消息,2月9日在东莞涉黄娱乐场所清查中,共检查各类娱乐场所1948间,有问题场所39间,带回162人审查。

    “保护伞”成了有关报道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关键词。公安部派出督导组赶赴广东,要求坚决打击卖淫嫖娼活动的组织者、经营者及幕后“保护伞”;广东省公安厅部署为期3个月的专项行动,并表示:对充当“保护伞”的党政干部、管理部门执法人员,一律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雷霆响过之后,雨点如何穿透“保护伞”,公众在拭目以待。

    构成“保护伞”骨架的,就是权力。权力与利益交合在一起,卖淫的小姐也只是被利用的赚钱“工具”。“黄”就在眼皮底下却“视而不见”,这绝不是“灯下黑”,而是故意而为。“保护伞”挺立得越久,可见权力越强硬。一切违法乱纪事件的背后,几乎都有越来越厉害的权力强化与硬化。而这种权力的“硬化”,很容易变成“个人化”、“私人化”,轻易就能成为“黄赌毒”的参与者和保护者,并且长期挺立不倒。

    权力硬化的本质是官本主义——长期以来,官本主义是传统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实际形态。权力本位一旦成为私利“保护伞”,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保护伞”,那一定会是我行我素,比如记者拨打110举报卖淫活动后,压根儿就无人出警。

    官本主义中的权力,如果越来越强化、强权私用,那必定会越来越硬化——仿佛是肝硬化,其生机和机能就死了,最终导致社会管理失范、治理失效。

    正常的、有序的、有效的社会管理,一定是贯穿于平常、日常的。对于“黄赌毒”,如果平常是不管的,到了媒体曝光后才火急火燎管一管,这就是治理失效。“媒体曝光”成为“治理方式”,即“媒体治理”——只要平常管好了,这样“推一推动一动”的“媒治”就不会成为常态;否则,“媒治”还真是“没治”。

    有效治理一定是常态化的,不靠“媒治”,也不靠“运动治”。东莞在一天两轮的清查中,一气出动了6000多警力,那平常都干吗了呢?若是“保护伞式护黄”天天存在,那一定会比一次性的“运动式扫黄”厉害。所以,杜绝“保护伞”的常态化存在,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大前提。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这是构成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基座。“参黄护黄”,没有礼义廉耻。相比于个人,如果公权力没了“四维”,那社会就垮塌了一大块。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实用资讯
热点专题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