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熊传东:“水陆空”治污是美丽的中国诺言

来源:河北新闻网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报告着重从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进行了部署。这意味着我国将“水陆空”三位一体开展污染防治。(3月6日新华网)

    多少回在梦里,仰望蔚蓝的天空,沐浴清新的空气,滋润纯洁的甘泉……或许是一种奢侈,或许是一个目标。

    至真、至情、至善、至美,玫丽如画,如诗如梦……梦在美丽中国。

    然而,面对未来,面对地球,如今的环境污染就像一块无形的石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抬不起头,更无法向后人交待。确实,GDP上升了,环境却下降了,这种虚高,早晚会折腰。

    近年来,环境治理已然成为每年两会热词,更是民众关心的话题。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特别是那句“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既展示了政府加大治理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还表明了环境治理上升到了国家决策层面,更形成并凝聚起一种共建共创美丽中国的强大正能量。

    长期以来,“水陆空”立体污染,如阴魂般缠绕着人们的生活。

    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空气方面,PM2.5,成了全民“呼吸的痛”;饮水上,咱们的母亲河以及其他河流湖泊,因乱抛病死牲畜或其他化工泄露导致的跨地域跨流域的水污染;最为严重的是,近年来,重金属超标的土壤污染,屡见不鲜。

    冷嘲无助,空谈无益,治污还需实干。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水陆空”三位一体开展污染防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雾霾形成是个过程复杂,大气治理靠单个城市无法解决,需要深化区域联手、联动、联治。同时,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

    第二,水生态治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树立以生态修复、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科学治水理念,通过法律政策、市场机制、科学技术,解决水安全问题。当城市化率达到50%以后一段时期,要防止水污染事件进入高发期。

    第三,土壤污染是综合性的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过量化肥农药污染和大气沉降物污染等,必须持续加大对污染行为监管和惩治力度。加快实施土壤修复工程,为大地“排毒”。笔者以为,更要先为少数不良企业和企业家“排毒”。

    总之,治污的成效要纳入各级行政长官的政绩考量。要把治污作为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相应制度决策的重中之重,表现在追求优质长效的环保诉求上,还要建立同环保相匹配的赏善罚恶的生态补偿制度,以此激励和保障热心环保事业的公益人。当然,对恶意污染者,实行高压重罚的同时,还要对监管部门的失职行为,予以严查严办。

    现实如此,少数企业“广告烧钱,环保差钱”,特别是少数化工类企业,“水陆空”严重污染和干扰辖区群众,就是舍不得花钱治理环境。然而,比污染更可怕的是,有些环境监管部门漠视民意、蔑视生态。甚至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一种乱象,少数监管部门与污染企业达成“分赃”默许模式。

    还要打破事实上的“潜规则”,即治污“刑不上名企”,这不仅严重透支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还造成了极坏的“破窗效应”,更导致了污染问题愈演愈烈。

    因此,治污要像反腐那样,“老虎”“苍蝇”一起打,还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老虎”是一些纳税大户同时又是污染大户的企业“钉子户”,而“苍蝇”则是生活中的能源浪费行为。向“钉子户”开刀的同时,群众也要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从点滴做起减少能源消耗。

    “中国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此结论并非危言耸听,来自国务院授权开展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环保现状——“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仍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

    实际上,自我国工业化以来,也就是快速发展的30多年来,环境问题凸显出压缩型、复合型和破坏型等特点。旧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层出不穷,新旧问题反复叠加,导致污染机理复杂甚至加剧。特别是在某些观念、政策、制度、管理、技术等滞后的问题中,做好环保工作简直是难上加难。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尊重生态经济和环保治理的科学客观规律,在既无法超越又不可能穿越的前提下,要有百倍的耐心、毅力和勇气,更要有百倍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唤醒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全民共治共管的中国生态发展新理念。

    “山要绿起来,民要富起来,家要美起来”——这是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愿景。要求我们,多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多为后人绿色而投资,多为后人梦想而规划。任何形式的发展,都不得以牺牲文明、牺牲生态、牺牲子孙为代价,过去少数地方搞得那套“先污染后治理”,甚至“污染了也没治理”,要杜绝,否则发展只有“死路一条”。

    对个人来说,环保意味着素质和教养,它鼓励着有责任心的人们去承担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对国家而言,环保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经济是一种国家责任;对社会而言,环保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更应成为企业发展的追求。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的贺信内容,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敢于向污染宣战的决心和勇气。

    “水陆空”三位一体治污,是一份“军令状”,是一份政治承诺,更是一份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

    而今环境问题为什么让你我忧心忡忡?

    环保不再只是口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保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建设者。这就是答案。

    让我们用意识引领环保潮流,用智慧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用行动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用责任履行我们的环保义务,用爱心激发每个人的热情,将环保理念传播到每个角落。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之路没有终点,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霍骋远】
分享到
更多
http://comment.hebnews.cn/2014-03/06/content_3816438.htm true report http://comment.hebnews.cn/
河北新闻网时评
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