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吴 江:莫叫“学术评价体系”跌入“GDP陷阱”

2014-03-11 14:38: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谈及学术腐败的主要原因。哈工大校长王树国说:这有点像追求GDP一样,我们太过于追求单项指标,所以让老师们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他们觉得好像要通 过非正常的手段去获取他们想获取的东西。我觉得至少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偏离。这还是和我们的大环境有关系,和我们的评价体系都有关系。你把人家院士吹得那么 高,大家都拼命地去评院士,连官员都想评,为什么?不要责怪他们,是我们把价值观给扭曲了。因为他进入这个圈子以后会获得很多想不到的、别人想得得不到的 东西,不是用社会贡献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好像只要戴上这顶帽子,一下子什么都有了。摘掉这顶帽子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会不择手段来违规。(《南方都市报》3月10日)

    腐败这事儿,其实从来都不只是道德因素使然。在这方面,“学术腐败”同样也并不例外。假如仅仅认为“学术腐败”是学者丢失了底线意识,或者认为是学术本身出了问题,这样的视角的确不免偏狭,甚至多少显得“头痛医头”。

    应该说,原本应当更多存在于官场和权力部门的腐败现象,居然无孔不入的侵入学术领域,甚至让知名学者与院士都无力抵挡,腐败何以能如此强势的攻城略地,的 确值得反思。只不过,现实中,关于学术腐败,往往更多局限于就事论事,就连学术造假,科研经费的滥用,更是被简单的归于“学术不端”的学术道德层面。

    不可否认,无法抵御各种利益诱惑,固然是学术腐败现象的重要因素,但是假如防止学术腐败,完全寄望于学者的自制力或是对利益诱惑的自控能力,恐怕本身与 “毫不设防”并无二致。不仅如此,学术其实不可能成为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学术体系的运作,学者的行为,其实都决定于学术评价体系。不难设想的是,假如学术 评价体系本身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甚至形成追逐GDP那般急功近利的激励机制。身处这样的学术氛围之中,学术体系自然难以按照规律成长,无法实现急功近 利的学术目标,却又不愿舍弃巨额的学术经费背后的利益,学术的走向,被拔苗助长到与其初衷渐行渐远;学者的行为,随波逐流并深陷于学术腐败的泥淖之中无法 自拔,也就绝不意外了。现实中,各种学术造假行为,其实无不是投当下学术评价体系之所好,而急功近利的学术激励机制,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为“学术腐败”度身 定制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腐败固然不容掉以轻心,但仅仅是纠结于学术不端,显然并未切中七寸与病根。正如医患关系问题,其实并不仅仅是医患的问题,学术腐败同 样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当社会意识与观念越来越呈现单一的利益取向,当学术激励越来越局限于利益层面,学术评价也越来越与可观的利益挂钩。学问的神圣价 值与学术的荣誉感,在利益与物质的浸淫之下,想要保持原本的高洁,甚至想要守住底线,注定是一件难事儿。学者教授们忙于通过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来自我证 明,教授董事长,博导总经理等分身有术的跨界头衔,与其说在证明学术的影响力与正能量,毋宁说变了味的学术,注定会成为“腐败”的温床。

    基于此,学术评价体系首先必须遵循学术规律,否则的话,假如被“学术GDP”的急功近利所裹挟,在这一“病态”体系的驱使之下,学术注定难以独善其身。从 这个意义上说,如何让学术的归学术,让学术评价体系真正建立在尊重学术规律的基础上,而不是落入“GDP陷阱”,或许才是疗治当下“学术病”的对症良药。

【责任编辑:霍骋远】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