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叶传龙:政府举债,咋能成为“老赖”?

2014-03-13 15:30: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两会上频繁地被问到,地方政府背着的18万亿元债务怎么还、哪些地方政府会破产。董大胜通常会说,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他也表达过担忧:一些干部政绩观扭曲,为了单纯追求GDP或城市大变样,盲目举债,借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还。(3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地方政府举债18万亿,估计还是隐性数额,有不少债务,还没列入统计报表,进入公众视野。地方政府热衷举债,既有发展所迫因素,也有政绩冲动成份。在土地财政日益收缩的情境下,不举债几乎成了不发展的同义词,甚至到了不呼吸、毋宁死的地步。加之少数官员好大喜功,曲解政绩,对举债产生一种冲动,把举债当作一种习惯,以至不少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濒临破产。他们知道,政府不会为难政府,不会让一级政府轻易破产,否则,难堪的不仅是本级政府。

    地方政府适度举债融资,并无不可,关键要选准投资领域,让债务发挥效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此处短短几十字,让地方政府大喜过望,以为得到了“有理票子”。殊不知,从这一表述看,约束明显多于许可。

    只想举债用钱,不想偿还债务,“后朝不理前政”,是一些地方政府的通病。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约束和惩戒机制,政府想借就借,想赖就赖,冲动性举债就难以遏止。市级政府动辄举债千亿,县级政府举债几百亿已不是稀罕事情。而在项目集体研究、举债集体决策、款项集体使用名义遮掩下,对靠举债谋政绩的领导并无实质性的追究处罚,也助长了地方的不良举债风。

    公民借债不还,被视为老赖,要被登报“通缉”,还要被列入诚信黑名单,政府借债不还,影响更为恶劣,为此,要通过对城市信用等级评级,将那些“老赖”政府列入诚信黑名单,限制其融资举债;其次,对官员,也要加强债务绩效考核。既要看到地方领导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上的成就,也就看到其在民生事业、替前任还债中的努力。把借贷纳入政绩考核,让地方官员不乱花纳税人钱;三是将地方政府举债纳入预算管理,加强风险控制和审计监督,对举债过程中的决策、程序、环节和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合理规范,通过建立防控惩戒措施,让债务发挥最大效用。

【责任编辑:霍骋远】
分享到
更多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