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倪洋军:贪官“把官职当生意经营”警醒啥?

来源:河北新闻网

    现年43岁的陈江,有好几个不同的身份:尝遍生活艰辛的穷小子、颇为成功的商人、春风得意的镇长、仕途顺利的商务局长……而现在,他只剩下一个身份——身陷囹圄的阶下囚。如果这个身份还需要一个注脚,那就是——“海口科级干部单笔受贿最高纪录保持者”。2014年年初,被关押在看守所的陈江收到了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书,他因受贿1102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2014年3月17日法制日报)

    一个仕途顺利的小小的科级干部,非法转让土地,处心积虑收钱,为官不务正业,一步步沦为受贿过千万的巨贪,实在让人感到有点触目惊心、不可思议。“把官职当作生意来经营”,这句话是陈江对自己最无情也是最客观的剖析。剖析其堕落的轨迹,发人深思,更催人警醒。

    心态失衡。有道是,心态决定状态,角度决定高度。一个人行事为人,关键要看他持有怎样的心态。为官者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必须有正确的心态,一旦心态失衡、错乱,便会忘记自己的本职、本分、本色。前文提及的这位自称“把官职当生意来经营”的贪官,就是由于心态出现了问题。众所周知,做生意追求的是什么?唯利是图,利益最大化;党对官员的要求是什么?为人民服务,不讲报酬。两者的对立显而易见。用一个做生意的心态来当官,这就是陈江“单笔受贿最大”的思想根源。该案例也深刻警醒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手握重权的“一把手”干部务必要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向善的心态,要时刻筑牢思想防线,要找准职责定位,把持好思想“天平”,确保不偏、不歪、不出轨、不出乱。

    宗旨淡漠。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应该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的行为准则。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淡漠,甚至完全背离党的根本宗旨。前文提及的这位“把官职当生意来经营”的贪官,固然有某些客观原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他的脑子里缺乏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为民服务的意识。回顾近年来的腐败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不少客观制约机制的缺失,然而,主观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应是贪腐堕落的根源。2013年年底,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其中提到“推进预防腐败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由此可见,深化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可以算是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监督缺失。干部不论大小,都有着一定的权力。而权力向来是把双刃剑,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陈江的腐败堕落,与其手中权力没有得到充分制约有关,其说一不二的办事风格即为力证。纵观其他一些贪官腐败堕落,无一例外的与权力监督不力或监督缺失有关。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强化对干部的权力监督和制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力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对权力监督只能从严,不能有丝毫放松,尤其是对于“一把手”的权力监督之弦必须时刻绷紧。要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加强对官员的廉政教育和廉政考核。要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公民监督、舆论监督等力量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监督主体。同时,还应关注“利益”因素,侧重于从利益一方来压缩腐败空间并阻断以权谋私通道,划清合理利益与不合理利益的界限,建立权力与利益相分离的有效机制。

    腐败是党的肌体的毒瘤,必须坚决摘除;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必须坚决铲除。一方面,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必须坚决实行“零容忍”。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另一方面,要突出制度反腐,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性措施,让权力寻租行为、让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从而以标本兼治的反腐倡廉工作新成效取信于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分享到
更多
http://comment.hebnews.cn/2014-03/18/content_3835218.htm true report http://comment.hebnews.cn/
河北新闻网时评
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