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吴 江:“舌尖上的贫困县”仅有问政还不够

来源:河北新闻网

    “干部足浴本就有伤大雅,为何还能政府报销?”24日晚,竹溪县常务副县长师利龙因工作失察,接受十堰群众代表质疑。现场由十堰电视台向340万市民全程录播。面对市民提问,师利龙满面通红,表态:“回去以后立即整改,相关人员,一查到底!”现场电视短片《禁而不绝的奢靡之风》陆续曝光:房县国土局在武汉招待客人,一顿饭吃掉2100多元;房县接待办消费的一道叫做“清炖石龙”的菜,价值3000多元。一名市民愤然接过话筒:“一道菜就吃掉10多个孩子一年的学费,你们就不怕吃坏了良心?”(《湖北日报》3月27日)

    一道菜就吃掉3000元,这不是在高档饭店,也不是什么私密会所,而是在贫困县。那么,“舌尖上的”贫困县,究竟是怎样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享受,不仅让人大开眼界,更是惹人联想。

    的确,贫困县是不是就一定不能有舌尖上的享受,如果因为戴上了一顶贫困帽,便连舌尖也要连带受委屈,其实并不天经地义。而贫困县的后发优势,往往体现在生态资源上,稀缺而优质食材资源,也没准正是对贫困县的自然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说,“舌尖上”的贫困县,未必没有其合理性。

    只不过,即便撇开贫困县的3000元大菜,是否食用了受国家保护的稀缺野生动物不论。贫困县的接待办为何能有如此“土豪”的消费能力,自然不能全用“舌尖上”的贫困县来解释。这事儿如果全怪贫困县接待办大手大脚乱花钱,恐怕也不免冤枉。既然是接待,其实并非为了满足自己舌尖上的饕餮之需,之所以贫困县接待办会消费3000元一道的大菜,自然也就不能全归功于接待办的好胃口。恰恰相反,有道是“朋友来了有好酒”,即便是贫困县,也不能荒芜了这一礼数。更何况,对贫困县而言,来的恐怕还不只是简单的“客”,而极有可能是真正的“金主”。无论是为了保住贫困县的帽子,还是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及款项,接待办显然需要投其所好。那么,贫困县的3000元大菜,究竟是满足谁的胃口,最终又下了谁的肚,或许首先应当搞清楚。

    而现实中,再穷不能穷接待,也早已是秘而不宣的潜规则。身处这一规则之下的贫困县,当然也不能例外。于是,贫困县的“土豪”接待,看似与其贫困身份反差极大,但却未尝不是无奈却又明智之选。假如因为省这点接待费,却失去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倒是有“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

    只是,对于“舌尖上的贫困县”这一吊诡现象,仅仅是电视问政,让贫困县的领导在镜头前接受拷问,看似相当解气,对于公职部门而言,也不失为一种约束与压力,但恐怕还远远足够,甚至仍然是形式大于实质的。只要上述接待生态依旧维持原状,只要接待的好坏依旧与扶贫项目和资金等回报挂钩,“舌尖上的贫困县”,少不了还要上演后续大戏。

    而相比问政式监督的场面化,无论是被曝光对象还是曝光内容,其实都有着相当局限。对于公众而言,要想知道贫困县究竟如何花钱,接待办究竟吃了些啥,也依旧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而监督的盲区,注定了“舌尖上的贫困县”被曝光只是个小概率事件,当然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生态。

    基于此,贫困县的3000元大菜,仅仅是让民众在问政节目中过把问责瘾,恐怕不够。贫困县的大菜究竟接待了谁,如此“土豪”的消费为何能够报账,相关的公开与监督机制究竟在哪里?唯有回答了这些问题,“舌尖上的贫困县”才不会继续荒诞上演。

【责任编辑:霍骋远】
分享到
更多
http://comment.hebnews.cn/2014-03/28/content_3853573.htm true report http://comment.hebnews.cn/
河北新闻网时评
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