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观点3】问 灿:让“文明礼让”成为重塑“车德”的精髓

来源:河北新闻网

    提及车德,有一句公益性的交通广告随处可见,脍炙人口。“ 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人,让出一份和谐”。这其中,最核心也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让”。

    小小的“让”字背后,承载着德与行的大文章。文明礼让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左传·襄公十三年》有云,“让者,礼之主也。”《礼记·曲礼》中也曾提出,“退让以明礼。”由此可见,“让”与“礼”是互通的,适时适度适宜的文明礼让之举,既是一种为人处事的礼节,又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德行。这种“让”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在当前高速运转、节奏飞快的汽车时代,显得尤为缺失,又尤为重要。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飞转的车轮一路向前,与之相对应的行车之德却被落得没影儿。一些驾驶人自鸣得意于“狭路相逢勇者胜”驾驶快感,却忽略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惨痛教训。这是交通文明的“短路”,更是个人公德的“断带”。从你争我抢的加塞抢道,到随心所欲的违章停车;从一时起意的并道不打灯,到旁若无人的垃圾随手扔。这一系列不文明行车的交通陋习,已经成为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元凶”,也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社会行为诟病。对此,呼吁公德回归,车德重塑势在必行。

    这种回归与重塑的过程,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与制裁,离不开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然而,这两种硬性手段并不是万能的,它们只能构架出车德的框架和骨干,而车德的精髓在于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文明交通的理念,掀起一股“文明礼让”的思想风暴。

    清代有一个“六尺巷”的典故广为流传,成为佳话,是文明礼让的经典范本。“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你争我抢,两败俱伤;你退我让,和气安康。这种为人处事宽容礼让的豁达心态,在讲究快生活的今天,在讲求速度至上的汽车社会同样具有醍醐灌顶之效。行车超车之间,人车交错之间,倘若缺少“让”的冷静,只有“争”的热血,那么速度与激情的背后将是不可预知的未来。逞匹夫之勇,换来的可能就是悔之晚矣的“血光之灾”;图一时之快,面临的可能就是无法弥补的家庭创伤。因此,无论是行车、停车、等车还是超车,先让一步之人,让出的是一种风度,一种美德;后让一步之人,让出的是一种意会,一种谦和。

    如果说“让”,在个人公德的范畴内,体现为一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自身涵养,那么在车德的范畴内,“让”则更像是一门“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处事学问。正所谓,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学会克己,学会守礼,“让”就会成为车与车之间相安无事的“润滑油”,成为车与人之间和平共处的“护身符”。

【责任编辑:霍骋远】
分享到
更多
http://comment.hebnews.cn/2014-04/03/content_3863221.htm true report http://comment.hebnews.cn/
河北新闻网时评
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