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国内国际 政务 评论 历史 论坛 博客 投诉 视频 娱乐 图库 热点 财经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汽车 电力 国企

姚明胜:“O”牌车换牌,特权换“马甲”

来源:河北新闻网

    4月16日,贵州公安部门宣布:到4月30日,贵州省“贵O”专段号牌将全部停用;15日,武汉市公安局也启动“鄂O”号牌更换工作,沿用了18年的“鄂O”公安专段号牌,将被“鄂A”普通号牌取代。至此,全国逾20个省份已取消或宣布取消“O”牌车。(4月18日《人民日报》)

    O号牌车,之所以演变成特权车,本身不在于是否O号牌车,而在于赋予在O号牌车身上的许多特权;O号牌车,之所以泛滥成灾,其本身在于有特权思想、特权阶层的人,都以获得O牌为荣;对取消O号牌,之所以民众的呼声很高,也就在于其特权被无限放大。

    因此,取消O号牌车本身并没有什么错,甚至可以说也是对民众质疑的一种“呼应”。但是,如果仅取消O号牌车, 而不把附在O号牌车上特权一并“换”掉,或者说,把原来O号牌上的特权,又转移或转嫁到新的车牌上,取消O号牌或热衷于取消O号牌,就是玩的一个愚弄百姓的把戏。

    事实上,从目前20个省份取消“O”牌车的效果看,换牌后的“效果”并不明显,或者并不理想,甚至已有违公众的期待,更使公众大失所望。究其原因,在于附在“O”牌车的特权,大多数都被“保留”,甚至比原来的特权更多。这也是公众对“换牌”的质疑和对“换牌风”诟病的主要原因。

    如,取消“O”牌车之后,一些地方采取明确划分号段或“尾号识别”的做法,以区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车辆。此举,无论是公众还是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照样知道哪些车辆分属哪些部门、领导。

    再如,一些部门和单位既不使用“O”牌车,也不挂特殊号段,而是将车牌混入民用车牌中。此举,反而增加了公众对公务车的监督难度。甚至还有人以民用车牌做隐护,继续到到一些不该去的地方,或者公车私用私驾。

    再比如,在一些地方,除了党政机关领导使用小牌号外,还自制“特殊车牌”,继续享受特权。而在交警等具体执行部门,则掌握着这些“特权车”的详细名单,在执法时对这些车“选择性执法”。

    所以说,是否取消“O”牌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根除车牌背后的特权和特权意识。也就是说,如果干部的特权观念和思想没有根除,取消了‘O’牌以后,还会出现新的特权号牌、新的“霸王车”。

    因此,在取消“O”牌车的同时,要勇于向公务车的特权开刀。如,取消免缴高速公路、道路桥梁通行费和在道路上违法违规行驶、占道停车等“特权”;对闯红灯、超速、占道停放的不仅要进行处罚,而且不管什么原因和理由都不能免罚等。在取消“O”牌车后,要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管理。如,在全国范围内给公车贴上统一标识,以便接受社会监督;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和用车人身份识别设备,监控行车轨迹。还有,对公车私用私驾的,对不按规定停放的,不管职务多高,权力多大,执法中都要一把尺子量到底,进行严肃处理和问责。

    否则,“O”牌车换牌,给特权换个“马甲”,就是一场“换汤不换药”,愚弄公众的“游戏”。

【责任编辑:霍骋远】
分享到
更多
http://comment.hebnews.cn/2014-04/21/content_3893620.htm true report http://comment.hebnews.cn/
河北新闻网时评
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4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