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熊桂红:“家教尺度”为何总是跑调?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5-22 09:38:31 责任编辑:霍骋远

    近日,一保安父亲发现女儿抄作业,就把女儿拖到车棚里吊起来打,打了一分钟就生气地离开了,半小时后回来才发现女儿快不行了,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过,但该女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保安父亲无疑秉承了“棍棒下面出人才”的理念,本来只是想惩罚一下孩子,却不料事情发展成为无法挽回的悲剧。无独有偶,2012年也出现了“狼爸”用棍棒教育孩子意外打死4岁女儿的悲剧。若非意外,孩子兴许会变得听话,甚至出人头地也不是不可能,但偏偏事与愿违,由此不禁令人反思,为何“家教尺度”总是跑调?

    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也就是说,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所以每当孩子犯了错,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就常常很有一套,或说教,或体罚。而很多时候,这种教育是跟着家长的感觉走的,也是以家长的感觉为衡量标准的。因而这样的“家教尺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就不免会有因情绪失控而造成的意外发生。上面的悲剧看似是一场意外,但仔细一想,实则是一场“情绪杀人案”。也正因为是情绪杀人,事后的父亲就显得愧疚万分,也让旁人十分无奈,毕竟其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无论怎样,死去的孩子不能复活,杀人的父亲也难逃法律的制裁。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十分重要。

    在“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的传统理念下,许多家长习惯性地以棍棒为教育孩子的尺度。据2008年新浪的一则调查显示,有12%至18%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使用“打一顿”的方法。相信“打一顿”管用的,农村高于城市,爸爸高于妈妈。也正是因为这样,只有极少数的孩子是没有挨过打的。或许这样的尺度的确比循循善诱更加简单有效,但另一方面,简单的方法只是一种惯性的思维,而这种惯性是否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是不可知的,也常常是人们忽略的地方。从后续的报道来看,该保安父亲很爱自己的女儿,希望她能成为人中龙凤,对其学习极为关注,若有差池就不免好好教育一番,而让其女儿死于打的意外正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这种惯性思维的不良之处。所以,家长务必要拿捏好这个度,若使孩子形成性格方面的缺陷也得不偿失。

    在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棍棒教育给人有更多的思考。虽然也有一些成功的棍棒教育案例,如“中国狼爸”萧百佑就用“打”的教育方式将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但这终究是个例,并不适合每一个家庭。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纵然要使用棍棒教育,家长还是要把握好其“尺度”才行。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