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逯红亭:是谁给了“假记者”行骗的机会

来源: 2014-12-15 15:33:42 责任编辑:霍骋远

    某广告公司的业务员以冒充中央电视台记者,帮助对方消除负面舆论的方式,诈骗数百人。据悉,该案中被骗人员达300余人,涉及21个省100多个县,公安机关的进一步取证工作也正在开展之中。近日,北京市丰台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高某、曹某、胡某、王某等11人。(12月14日人民网)

    假冒记者身份进行敲诈、勒索钱财的案以前也曾听说,但这次以“广告公司”业务员规模发展进行诈骗的还是头—次听说。新闻记者铁肩担道义的形象严重受损,影响之大、涉案人数之多令人瞠目结舌。是谁给了“假记者”公然行骗的机会,值得深思。

    被骗的大都是有负面报道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他们因工作疏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为了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的形象,面对“假记者”的敲诈慷慨出资“摆平丑事”,得以“破财消灾”。然而就是这种拿着公款,以来者不拒的方式频频让“假记者”得手,无形中助长了他们诈骗的这种违法行为且愈演愈裂。

    相关部门的不作为,造成了所管行业的事故频发,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重大损失,负面报道的刊发严重影响官员们头上的“乌纱帽”,所以拼命的”捂住”事故唯恐大白于天下,“假记者”诈骗顺风顺水便不足为奇了。若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尽心尽职的工作,坦然面对任何工作中的不利因素。身正不怕影子歪,“假记者”们便无从得手了。

    我们倡导以法治国,我们的政府官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国家机器的良好运转,是任何“假记者“都敲诈不了的。莫让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成了“假记者”频频诈骗的理想温床。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