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贾东亮:打假要治标,更需治本

2015-07-22 06:10: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两瓶海飞丝洗发水同时摆上桌面,打开同样的外包装、闻着同样的香气、没有差别感观。唯一能够分辨它们的只有巨大的价格差距:分别为24元和6元。记者通过对北京朝阳、大兴等区县以及河北燕郊、保定等地走访发现,大量仿真度高、价格低廉的假冒日用品充斥市场,其中不乏来自宝洁、联合利华等知名厂商的产品。(新京报 7月20日)

    在今日中国,打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工商、质检等部门在打假,职业打假人在打假,厂商在打假,普通消费者也在打假,可是假货却始终有增无减,甚至于层出不穷。这次媒体曝出的高仿造假商品,令人震惊之处在于这些商品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消费者根本没有能力去辨别。如果任由这些高仿商品泛滥,伤害的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公平性,更会伤害消费者的健康。

    正如批发商所说这些假货“便宜,又是牌子货,用起来有面子”。“牌子货,用起来有面子,”我想这是假货流行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不法商家正是迎合了消费者重牌子、好面子的心理。趋利性是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当消费者面对同一种商品出现两种相差悬殊的价格时,对于收入不高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以假乱真“物美价廉”的商品。

    面对假货泛滥的局面,相关的监管部门恐怕难辞其咎。年年打假,年年有假,假货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执法部门的治理怪圈。发现一起,惩处一起,也成为了执法部门的常见动作,当然这到也无可厚非。我们也应该看到基层执法部门也存在执法力量不足,检测设备缺乏等等客观原因。但是,这些原因并不是监管部门的逃避责任的理由。我们更希望看到监管部门能够主动出击,而不是总要等媒体曝光之后才有所动作。

    我们更想追问的是,为什么在中国假货会如此泛滥?以至于催生了职业打假人以此为生,每年媒体曝光数百起假货事件之下,这一情况仍然得不到遏制。笔者认为,首先是因为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消费者市场,在这个市场中,除了高端人群以及中产阶级之外,大量存在的是低收入者人群,他们收入不高,因此需要消费一些廉价的商品。而价格低廉的假货其主要购买对象就是这部分人群。第二,则是造假的违法成本太低。此次事件中,市场管理方只能是已承认售假的涉事批发店作出关停处理,没收假货,清退商家,如此而已。这样以来难保这些不良商人等到风声过后卷土重来,或者直接转移到其他城市。我们没有严格的惩处造假法律法规,无法让违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只能是在变相纵容制假售假者。

    如果只靠加强监管,因为监管力量毕竟有限,再加上违法成本低,市场过于庞大等等因素,恐怕执法部门只能是疲于应对。笔者认为一些正规厂家所要做的是让商品的价格面向低收入者更加亲民,让假货、高仿商品难以在价格上取得优势,这恐怕才是治本之策。但愿经过这次打假行动之后,我们期待北京周边地区的假货市场不会再死灰复燃,更希望,这些造假商贩不会转移到其他地区,继续造假。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