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凯歌:27字“奶奶家书”何以打动人心

2015-11-04 17:23: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奶奶的27字家书何以打动人心,是在督促我们重新发现内心处的柔软。毕竟,世间忙忙碌碌,我们来到此大地上,却并不是为了忙碌而忙碌。需要停下脚步……

   “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没有标点,六个简短的句子组成一封家书。1日,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诗佳同学意外收到一封来自祖母的家书,全篇只有27个字,“超短”的家信,却让她流泪不止。说意外,是因为小王根本没想到“半文盲”的奶奶会给她写信;感动得泪奔。(11月4日《扬子晚报》)

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用网络联通世界,比如QQ比如微信。亲友、同学、同事,仿佛整个虚拟世界,他们都随时与我们相连。闲暇时刻,刷一刷朋友圈,给好久没有联系的家人点一点赞;去一去QQ空间,看一看最近朋友在做什么。然而,有一种东西似乎在这种繁荣中被我们忘却,那就是这个世界还有一批老人,仍处于网络大门之外。他或者她,同样关心你我。比如扬州大学王诗佳收到的这份来自祖母的家书,尽管是普通的27字,但它传递出的温情,却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社交网络化的时代,更需要贴近现实的关怀。

来自奶奶的27字家书何以打动人心,是在督促我们重新发现内心处的柔软。生活中,已有大多的人忽略和老人的精神交往。前不久,某地方甚至规定常回家看看与遗产继承挂钩,恰从侧面印证这种危机。而对于王诗佳一类的孙辈而言,贴近和祖父母的关系,更需要个人的付出。于此而言,王诗佳祖母的这份关心,某种程度上也应带来一种良性互动,让彼此之间的精神关怀成为一种习惯,所树立起的家风无疑会福泽一个家庭。

有一则描绘老一辈和年轻一辈隔阂的故事曾广为流传。一对老人夫妇,儿孙满堂,过年的时候办了一大桌酒席,希望一家人过个开心的年。但酒席上,已为人父的儿子忙着接电话打电话;还是孙辈的青少年也没空陪爷爷奶奶聊天,拿着手机不断上网冲浪。“常回家看看”变成手机不离身,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场景,事实上也是很多人的回家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王诗佳祖母的家书是一封提醒信,提醒我们更多的人,把对家人的关心落到实处。

毕竟,世间忙忙碌碌,我们来到此大地上,却并不是为了忙碌而忙碌。对于很多在忙碌生活中奔跑过于超前的人而言,需要停下脚步,等一等来自奶奶的27字家书补足灵魂深处的能量。

 

相关新闻

沧州抗日世家烽火家书被军博收藏 来自革命圣地延安

2015-10-22 11:05:17

沧州市民戴其润的祖父戴元毅1937年启程去延安参加革命,一走多年杳无音讯。1946年秋,一封来自延安的家书,历时4个多月的辗转,终于寄到家人手中。今年10月21日,戴其润将祖父这封烽火家书,无偿捐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

邯郸丛台区20余名书法家书写99米长卷迎重阳(图)

2015-10-20 22:31:33

重阳节将至,10月20日上午,邯郸市丛台区组织辖区20余名知名书法家齐聚丛台公园,书写书法长卷共迎重阳节,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叫好。据了解,长卷总长99米,寓意“九九重阳节”。

男子因父子矛盾离家15年 父亲写家书化解恩怨

2015-10-19 09:39:53

坐在父亲当天吃火锅的桌上,读父亲写给自己的信,罗华说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去福州看父亲。

成都一工地800余名建筑工人写家书寄中秋思念

2015-09-26 10:11:2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9月25日,传统中秋佳节来临前夕,成都一工地的800余名建筑工人集体书写家书,将思念寄送给远方的亲人。

一封家书珍藏71年 临漳英烈刘荣河埋骨何处?

2015-09-09 09:56:04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0周年,家住临漳的刘玉声老人一直有个未了的心愿。其父刘荣河是一名抗战烈士,但70多年来,家人只知刘荣河已经牺牲,一直不清楚遗骨埋于何处。如今,刘家唯一留存的线索就是刘荣河写来的一封书信,至今已有71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