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剧也要有文化担当

2016-01-29 15:15:26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霍骋远
这场风波暴露了网络剧的诸多问题。在高速发展中,网络剧如何坚守自身的文化担当,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2015年,《无心法师》《盗墓笔记》《他来了,请闭眼》等现象级网络剧走红,带动市场出现井喷之势。最近,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凭借新鲜题材、密集笑点、高颜值演员引发全民热议,播放量突破26亿,再次掀起一股网络剧热。然而,在看似轻松搞笑的情节之下,《太子妃升职记》充斥着大量大尺度镜头、低俗内容和负面价值观。1月20日,《太子妃升职记》同《盗墓笔记》《心理罪》《探灵档案》等热门剧集一起,被要求下架。这场风波暴露了网络剧的诸多问题。在高速发展中,网络剧如何坚守自身的文化担当,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作为影视与网络联姻产生的新兴艺术形式,网络剧单集篇幅较短,一般在10至20分钟左右。与传统影视剧单向接受的被动方式不同,网络剧注重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留言互动等多种方式参与到网络剧制作中,制作方可根据“拖拽率”评判观众的观看反应,及时对内容进行调整。网络剧的主要受众群体为18~30岁的学生和白领。这些人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大都面临升学、工作等多重压力。网络剧所推崇的“自黑”和“吐槽”这两条“二次元法则”,正好为其提供宣泄压力、娱乐放松的出口。所以,“草根”精神成为网络剧吸引用户的法宝。《屌丝男士》紧扣社会热点和平凡小事,主人公过马路不敢搀扶老人、剪发遭遇推销等都是当下年轻人经常遭遇的问题。还有偶像剧如《小时代》《匆匆那年》,情景喜剧如《天生运动狂》《嘻哈四重奏》等,类型丰富的作品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当下人的生活状态,表达普通人的心声,获得越来越多网友的青睐。随着《煎饼侠》《万万没想到》等网络剧改编的大电影陆续上映,《鬼吹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影网套生产品出现,网络剧和影视产业成功联动,吸引更多资本和专业人士涌入。上海唐人电影、东阳正午阳光等影视制作公司,腾讯、乐视等视频网站,甚至传统影视领域的知名导演、明星等,纷纷“入网”,促使网络剧从低成本的小打小闹向高投入的大制作转变。有人预言,网络剧迅速成长,或将倒逼传统电视产业转型,使中国影视产业发生深刻变革。

    然而,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背后,网络剧业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由于成本低、周期短,网络剧大多采用作坊式生产方式,制作团队原创力不足,只得改编、翻拍、抄袭。2015年网络播放量最高的十大网络剧中,IP改编作品占7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有108个IP将改编成网络剧。很多网络剧甚至直接复制国外成功作品,《嘻哈四重奏》是对英剧《The IT Crowd》的套用;《屌丝男士》是德剧《屌丝女士》的翻版。不仅如此,网络剧中粗制滥造之作频现。比如,《太子妃升职记》用床垫当屏风,让古代人穿凉鞋和晚礼服,穿帮镜头比比皆是,情节更是经不起推敲,缺乏起码的思想内涵。《盗墓笔记》虽然号称投资超过8000万元,却没有制作出相应的大片特效,故事内容、演员表演也问题多多,徒有高颜值的偶像撑场面。还有些网络剧不顾剧情走向和艺术规律,生硬地植入广告,更引发观众反感。

    由于艺术水准低,缺乏创造力,网络剧为吸引观众,只得在其他方面做文章。而作为新兴媒介的艺术形式,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还是需要探讨的话题。于是,在“下架”的网络剧中,我们看到大量暴力、色情、封建迷信等出位情节。创作者一味追求“雷”“囧”“腐”等浅层的感官娱乐,导致作品价值观错乱,道德标准失衡,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当下的网络剧产业尚未形成良性有序的发展环境。要大力繁荣网络文艺,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引导,也需要从业人员提高认识,自觉坚守文化底线。业界存在一种误区,认为网络剧用户就钟爱碎片化、快餐式、有意思而缺意义的内容。其实不然,网民不是异类,网民就是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大家处在同一个时空中,没有化外之地。所以,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文化担当也是网络剧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网络剧要实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双赢,必须走精品化道路,从提升作品质量入手,不过度倚重明星效应,将资金和精力更多地用在加强原创、打磨剧本、探索艺术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影视行业制作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大量涌入,带来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和人才保障。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制作播出适合网络传播、体现时代精神、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优质作品,将网络剧打造成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的艺术形式,是从业者亟待思考的课题。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