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菁:城镇化不是“赶”着农民进城

2016-04-27 17:34: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城乡差异不是农民与市民身份称呼上的细微不同,而是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乡土中国与现代都市的二元冲突。想让农民不再排斥进城,首先要让他们保证生活质量和获得归属感、获得尊重。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一书,其中一项“中西部农民向城镇转移意愿分布”调查显示,“很想”向城镇转移的农民工占11.83%,“比较想”的占21.73%,“一般”的占17.45%,“不太想”的占24.82%,“完全不想”的占24.13%,约一半农民工不想进城,另外66.1%的农民工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想回乡。(4月26日《中国青年报》)

    在全国各地都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当下,农民工却没有想进城的意愿,这确实值得深思。说到底,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提高农民和生活质量。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工是不愿意进城的,市民的诱惑正在逐渐降低,这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农民工不想进城原因的种种猜想里,第一个肯定是“房价高”。房价高固然是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但能进城和想进城不是一回事,买不起房和主观意愿上不想进城,二者也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现在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在城市工作、买房、安家,户口却不迁走,依然留在农村。这种现象也间接说明,房价高不是农民不愿意进城的根本原因。

    曾多次听到从城里回村居住的老人说,城里人看不起人,都住在一个小区,楼下碰到了打招呼,大多对你不理不睬的;看到穿着比较土气,从眼神到表情再到语言,处处透着鄙视……这些现象后折射的社会心理差异,才是农民不想进城的根本原因。

    农民带着天然的“土气”,他们一辈子像植物一样直接有赖于泥土生活,对于其土生土长地方的人与物有着天然的“熟悉”。看到蚂蚁搬家,会想到开沟防洪,听到布谷鸟叫了,会想着赶紧收割麦子,所有的认知与行为都轻车熟路。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很长的时间,与周围人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熟人社会的物与人让他们感到“心安”。而城市的生活,处处透着一种陌生与疏离,中国人讲求“叶落归根”,城市让农民没有归依感,心里不踏实。

    另外,农民不想进城也有着现实的考量。城镇与农村在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农村的工作基本都是依附于土地完成,农民的工作没有学历等资格要求,只要会种地就能生存,相比之下,城市的工作对于文化素质等要求较高,这也是为何建筑业、环卫工等脏累差行业的做作业人员多是农民的原因。

    另外,近几年农村对失地保险的呼唤声日益提升,但国家到地方都没有出台较正规的政策。已经有农民在被征占土地后罹患严重疾病,最后导致一夜返贫,没有了工作能力也就没有了收入,有土地时保证有吃的,而今吃饭也成为问题。农民在“一夜暴富”后返贫,产生的心理落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种种表明,城乡差异不是农民与市民身份称呼上的细微不同,而是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乡土中国与现代都市的二元冲突。想让农民不再排斥进城,首先要让他们保证生活质量和获得归属感、获得尊重,而这些改变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因此,如果农民不愿意进城,就先别争着赶老百姓上楼了。(董菁)

相关新闻

尊重农民不想进城的权利

2016-04-27 10:58:30

尊重农民不想进城的权利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就是要尊重进城农民的权利,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保障和服务,让他们真正享受市民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河北试点皮卡进城“解禁” 或可提高长城汽车市占率

2016-04-26 17:05:10

近日,河北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三部门印发《河北省开展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试点促进皮卡车消费工作方案》。5月1日起,全省多个城市将取消对皮卡车进城通行的限制措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