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临时指挥部”咋成了官员“提款机”?

2016-07-06 14:34: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各地建设重点项目或重要工程时,专门设立临时指挥部是一种通行的做法。有些指挥部的工作经费、拆迁补偿款等公共资金,通过违规报销、挪用等方式流入私人腰包。(7月6日,新华社)

    “大到家具、电器,小到孙女的奶粉、纸尿裤,甚至一双袜子,衣食住行样样都在公家报销……”。如此行为,真是令人吃惊,这俨然是把单位变成了个人的“提款机”。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乱象,其中固然有用人失当的因素,但究其根本还是监督管理制度悬空酿成的“恶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诸如项目建设、片区改造等名类繁多的指挥部,虽是临时性办公机构,但由于权力集中、经费充足,在协调推进某项工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尤其是对那些重难点工程,可谓是一把“利器”。同时,也正是因为权大钱多,往往成为腐败的“高发地”。就像报道中提到的彭某一样,凭借手中的权力,任性而为,“所有开支仅仅由司机经手、他本人签字就可以直接拿钱”、“用连发票都不是的收款收据在县政协、衡利丰项目指挥部合计套取资金93万元”。

    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容易出现问题的财务管理上,各地也纷纷制定出台了“一把手”不能直接分管财务的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这主要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党政主要领导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明确提出“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如果这些制度都能落实到位,将很大程度上避免报销“一支笔”、财务不规范的问题。

    制定规章制度,目的就是规范权力运行,如果只是把制度“束之高阁”,即使再健全完善,也只是一只“纸老虎”,吓不住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员。只有相关部门狠抓制度落实,真正把审计监管的制度措施变成一把“利剑”,这样才能防止临时指挥部成为官员的“提款机”,让他们不能随意提款。(刘春江)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