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名评说话

“虐车现象”是文明之痛,更是管理伤疤

2016-07-15 10:45: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自6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泉州市区公共自行车受到不少市民的关注与认可。但同时,有关部门巡查发现,一些市民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甚至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主要表现为架空空踩,立架上坐、故意反转坐椅等。为此,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呼吁,市民要共同爱护公共自行车,减少对自行车的破坏。(7月14日 《海峡都市报》)

    骑自行车出行,不仅经济实用、低碳环保,而且还能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特别是,在城市交通全面进入开车不如走得快的“堵时代”,自行车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基于此,目前北京、武汉等城市都投入巨资,运营公共自行车项目。然而遗憾的是,给公众带来便捷的公共自行车,也经常遭受虐待。立架上坐、故意反转坐垫等“虐车现象”,比比皆是。

    公共自行车何以频遭“虐待”?最直接原因,当然是少部分人文明缺失。总有些人,明知立架上坐、故意反转坐垫不妥,但还是要执意“作恶”。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不文明行为破窗之后的从众效应。比如一些年轻学生,看到成年人立架上坐,也纷纷效仿。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即使公共自行车被“虐待”得更严重,公众也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由此可见,拯救被虐待的公共自行车,首要是防止不文明行为破窗。试想,假若大家都对公共自行车爱护有加,你好意思去虐待吗?于此而言,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增加巡视,一旦发现虐待公共自行车的行为,严惩不贷,防止不文明行为破窗。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泉州已投入的44个站点,都设有监控系统。但对“虐车”行为,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虐待公共自行车能不风行吗?

    可见,“虐车现象”是文明之痛,更是管理伤疤。相关部门在谴责、惩戒不文明行为的同时,更要反思自己的管理问题。试问,相关部门假若能做到有恶必惩,虐车现象还会如此严重么?从这个方面看,相关部门一是要加强管理,做好引导,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杜绝“虐车现象”。二是要做好配套。比如,在自行车换乘点附近增加座椅,让自行车少受委屈。更重要的是要严厉惩戒。一旦在监控中,发现的虐车行为,应立即查出相关责任人,严惩不贷,并纳入征信系统,形成警示作用,防止“虐车现象”破窗。

    总之,相关部门在指摘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要扪心自问,你的管理到家么?只有这样,“虐车现象”才能不再成为问题。(赵红信)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