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磅言论

风雨兼程40载,唐山精神创奇迹

2016-07-28 16:19: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7月28日,一个让唐山人、河北人乃至所有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当历史的脚步走过40个春秋,当大地狂暴的嘶吼已成回响,唯有众志成城的信念不变,唯有坚强不屈的精神永恒。今天,让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期冀,再次深情回望那段沉重的历史和壮丽的征程。(7月27日 河北日报

    “7.28”是唐山不能忘记的日子,它曾代表着“创伤”,让一个城市就此幻灭,让许多人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它也代表着“新生”,从无到有,从苦难走向了繁荣,四十年的风雨兼程,唐山创造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奇迹,这缘于来自四面八方的携手相助,更源于唐山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掀开历史的扉页,众多有关1976年7月28日的历史记录还原了当时地震带来的惨烈景象,短短23秒,大地痉挛抽搐,剧烈摇撼唐山,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被夷为平地,百万人民徘徊在生死边缘。一夜凄风苦雨,满城尽是悲伤。整个唐山24万人殁命,16万人伤残,几乎没有一户幸免于难,7000多个家庭无人生还,4000多个10岁以下的孩子成为孤儿。从城市到乡村,95%的民用建筑被损毁,280多公里的柏油路被严重破坏,71座大中型桥梁、160座小型桥梁、1000余个道路涵洞塌陷垮裂,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这就是那一年的“7.28”带来的“痛”,但并没有击垮唐山。

    老一辈人回忆当时的景象,用一个词最能形容“惨不忍睹”,但是并没有出现像国际舆论所惊叹的那样“灾难将把唐山从地球上抹去”。面对天灾,唐山无惧,从废墟里爬起,以不屈的精神面对眼前,也面向未来,身体可以被打倒,唯有精神仍在,才有希望。当没有更充足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唐山就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重建的唐山,在唐山人民的努力下,在四面八方的支援下,站了起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发展的前列。

    培根曾说:“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是的,经过了灾难的洗礼,没有被打到的唐山,不仅浴后重生,而且,孕育出了令世人欣赏的“唐山精神”,也就是“抗震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是一种不放弃地坚持奋斗、是一种信心和智慧。重生的唐山,要面对着是“一切从头开始”,是怎样为老百姓谋幸福,怎样获得发展的机遇。在地震中失去基础支撑的唐山,在唐山人民聪明才智的发挥下,在唐山精神的激励下,“迈步从头越”,实现了没有乱象,没有瘟疫;没有饥荒,没有流民。震后第10天,产出第一车煤;震后14天,电网并网发电;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钢;震后一年,工业生产全面恢复;震后第二年,工业产值超过震前水平……三十年前,唐山市十年重建完成后,一些国外人士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恢复建设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办不到的!”“唐山的新生证明了她的人民的复原力,以及证明了中国在改革政策指导下跨出的巨大步伐。”

    唐山精神不倒,唐山发展永续,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更是发展的希望。40载的时间,见证了唐山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并逐渐走入世界的舞台。震后的唐山,“十年重建、十年振兴、二十年快速发展”不但实现了“三级跳”,而且一步比一步扎实,一步比一步迅捷,到今年,更是成为了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承办城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唐山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在抗震40周年的感召下,要进一步夯实“唐山精神”, 战胜新困难、迎接新挑战,实现十三五时期的更好更快发展,在“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实现新跨越。

    历史的车轮留下了唐山人民奋斗的足迹,献给抗震40周年最好的礼物,应该是秉承和发扬“唐山精神”、“抗震精神”,不断激励唐山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王兆才)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