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磅言论

规范网络募捐平台还需监管“先行”

2016-09-09 09:39:14 来源:河北新闻网

    各类互联网募捐平台的兴起,为网友奉献爱心、传递希望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渠道和桥梁,令个人求助的声音不再孤立无援。日前,民政部发布公告,指定包括新浪微公益、轻松筹等在内的13家平台为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这份“白名单”既是对入围平台的认可,也对当前互联网募捐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9月8日 人民网)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公益”的慈善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由于我国法律对于互联网募捐行业的违法行为,缺乏相应的惩处机制,导致平台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假难辨,“网络诈骗”频现。试问一下,当发布虚假信息诈捐变为了尽人皆知的“黑幕”,那么监管不力这个词无疑是个巨大的讽刺。在网络平台自身准入标准不严的前提下,仅仅依靠公众“擦亮双眼”去辨识鱼龙混杂的募捐信息,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可以肯定的说,不论是传统的慈善机构,或是新兴的网络募捐平台,维护社会公信力绝对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国家出台制定的这份“白名单”,其核心内容就在于监管,杜绝行业“逆淘汰”现象的出现。古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信息造假”、“网络骗捐”、“善款蒸发”等事件被舆论媒体曝光后,公众的同情心就像遭遇到“寒流”,直接摧毁了网络募捐平台来之不易的公信力。

    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社会公众的同情心,加之被肆意泄露的个人信息,才让其做到了“精准”诈骗。诈捐事件的屡屡曝光,使得社会公众对于此类新闻早已“麻木”了,甚至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监管部门绝不能“麻木”,除了要严惩违法乱纪者之外,还必须反思是什么让“诈捐门”成为现象级事件,又是谁为骗子送上了最佳“助攻”?我们无法知晓,在网络募捐平台缺乏监管的背景下,还有多少好心人已经成为了骗子的潜在“猎物”。

    不可否认,我国的网络募捐行业还刚刚起步,欲使其健康发展任重而道远。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出现的种种问题,绝不能漠然置之,坐视乱象繁生。网络募捐平台只有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切实加强自我监管,才能真正地重拾社会公信力,行业才有更加长远的发展。(苑坤)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