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磅言论

小学“等第制”评价,看上去很美

2016-09-26 10:08:09 来源:河北新闻网

    从今年9月开始,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淡化具体分数,而以A、B、C、D或者“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来评价,加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无独有偶,北京一些小学也开始实行低年级乐考。(9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小学“等第制”评价本身出发点确实有淡化分数的作用,但在目前大环境作用下,此项改革的实施可能效果不会很明显。实际上,在上海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之前,一些地方已经试行了这种作法,但效果并不明显,大多不了了之。不是因为这项改革不好,而是因为这项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从现实情况来看,影响改革进程的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应试教育可能影响改革的实施。应该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以分数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分数成了学生和教师追求的目标,而“等第制”恰恰是为了打破应试教育而来,这两者的矛盾如果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根本无法解决,在目前应试教育仍然非常强大的情况下,“等第制”评价很可能会败下阵来。

    二是招生考试评价办法可能影响改革的实施。由于高考和其他招生考试仍然以分数为评价标准,做为学校和教师、学生、家长都不会忽视这一情况,可能造成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明面上实行等第制评价,私下里可能会向家长和学生透露学生的考试分数。这样仍然会加剧学生之间分数的竞争,使“等第制”评价没有生存空间。

    三是家长可能会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其同特征,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更看重的是分数而不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高分数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成了次要。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或私与学校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家长一定能够打探到孩子的考试分数。然后会根据实际情况私下里自行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这种情况下,“等第制”评价即便在学校推行,可能也是名存实亡,因为家长私下里并没有放松要求孩子考高分的追求。

    因此,在不改变现有招生录取办法和改革整体教育评价方式的情况下,仅靠上海的单独行动,恐怕只能成为一场看上去很美教育改革行动。如果要真正将此项改革推向深入,不光需要社会的支持和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完善各级学校的招生录取办法和相应的评价机制,只有切实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全面系统地出台相应的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才可能使小学“等第制”评价改革向纵深发展,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李风华)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