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让河北风景这边独好

2016-10-12 16:17:43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段闪
“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可以由脱贫直接跃升到致富,具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市场动力支撑,只要开发适当,就可以取得开发一个景区带火一片贫困乡村的效果。

    “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可以由脱贫直接跃升到致富,具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市场动力支撑,只要开发适当,就可以取得开发一个景区带火一片贫困乡村的效果。

    10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到河北省调研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深入了解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农家乐经营情况,了解旅游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进展情况。他强调,要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创新商业模式,完善经营机制,推进旅游产业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切实将乡村旅游打造成能脱贫、可致富的优质产业。(2016年10月11日《河北日报》)

    旅游产业是拉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不仅本身能创造有效供给,而且在产业链中关联性、带动性强,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旅游产业也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河北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借举办首届旅发大会的契机,全力打造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把旅游产业与扶贫深度融合,短短9个月,涞水、易县、涞源三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新修风景道206公里,新建旅游项目87个,打造旅游专业村64个,形成了“旅游+扶贫”的全新格局,既带来了“好风景”,又为当地农民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可观的“好钱景”,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当前河北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赋予了旅游业发展新的使命,就是要把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旅游+扶贫”成为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河北涞水、易县、涞源三县均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但旅游资源丰富,今年2月三县同时入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为此,河北省瞄准京津游客休闲度假需求,突破行政区划分割,将“涞易涞”三县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6600多平方公里的全域性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车行于长206公里风景大道,从涞水的野三坡景区到易县的紫荆关、清西陵、易水湖、狼牙山,再到涞源的白石山,青山之间,绿水之畔,移步换景,处处精彩。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为旅游业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而旅游业产业链长、就业容量大、门槛低、层次多、方式活,这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而言,“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可以由脱贫直接跃升到致富,具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市场动力支撑,只要开发适当,就可以取得开发一个景区带火一片贫困乡村的效果。从河北情况看,全省贫困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地区重合度达80%。基于这一现实,河北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大举措,积极创新发展“旅游+扶贫”脱贫攻坚模式,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形式,推动全省近500个贫困村、2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有效改变了农民长期“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困局。

    当然,“旅游+扶贫”不是简单的、单方面的给钱给物帮扶,而是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吸引外部旅游消费市场,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参与旅游经营服务实现脱贫的开发式、产业化扶贫方式,因而具有明显的培育优势产业、增强发展能力的造血功能。从这一点来说,“旅游+扶贫”必须着力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旅游业态。河北各地区立足实际,在自办农家乐、就地打工、提供农产品、加工旅游纪念品等传统形式外,还创新发展了资产入股型、租金收益型、扶贫资金入股型、民俗演艺型、公司带户型、专业合作型等多种形式,使“旅游+扶贫”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更加有力地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让贫困地区群众在“旅游+扶贫”模式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毋庸置疑,“旅游+扶贫”凭借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正在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但从河北情况看,这一发展模式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需不断探索创新,既要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要立足贫困人口受益,注重与农、林、牧、副及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产生“扩散效应”,取得更大更广泛的扶贫效益,形成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扶贫攻坚持续推进的良好局面,让河北“风景这边独好”。(刘凤敏)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