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磅言论

因病致贫不能把爱心捐助当“药方”

2016-10-24 16:59: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来自河北邯郸临漳的杨随望是一名普通的“90后”父亲,因一岁多的儿子患有脊髓炎,全家已倾尽所有。为给孩子筹集医药费,他在石家庄市街头摆摊卖玉米面,他的事情在网络迅速走红,引发许多市民送爱心,并受到媒体关注。(10月24日河北新闻网)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90后父亲的遭遇值得同情,由此引发的全城爱心捐助更值得称道。但诸如此类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药方”是什么?很显然,爱心捐助不仅力量微小,而且受到捐助的人有限,放眼全社会,这样的悲剧还不少。

    当前,全社会正全力以赴进行着精准扶贫。相对于粗放式扶贫,以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为内容的精准扶贫治贫模式是我国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这必将对我国扶贫开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到近3000万,因病致贫成为致贫的主要原因,如何帮助这部分群众同步实现小康,是我们建成全面小康道路上绕不开的一大难题。

    文中的“90后”父亲就是因病致贫中的代表。“孩子生病前,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裕,倒也安稳。”“孩子被确诊为脊髓炎,为给孩子治病,我借遍了所有亲戚的钱,但治疗费很快就花光了。”正所谓“病来如山倒”,倒下的并不只是孩子自己单单一个人,还有背后的整个家庭。由此及彼,每一个患大病的病患背后,就是一个支离破碎或辛酸痛苦的家庭,而这样的家庭并不鲜见。

    是什么导致因病致贫如此突出?最为主要的是重特大疾病尚未纳入政策托底保障范围。尤其是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和救助制度在目前看来还不完善,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并不是很高,对于重大疾病救助标准仍然偏低、大病救助范围有限且限制条件很多等,政策作用并不能得以充分发挥。

    因病致贫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大顽疾,只有从制度保障入手,才能彻底扫清这一“拦路虎”。政府无疑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提高报销额度和报销范围,从根本上减轻广大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还要呼吁慈善企业、爱心组织及社会爱心人士加大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力度。只有政府、社会齐努力,才能确保所有困难家庭如期脱贫,不让一个贫困家庭掉队。(葛秋杉)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