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被“托管”不必囿于“公私”之争

2016-11-20 15:21:47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牛二亮
景点“托管”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我们不能闻“托管”而色变,经营权虽然变了,但楼还是那座楼,并不意味着与当地政府就此“相忘于江湖”。

     文丨郭雪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70年前,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满腹情怀和政治抱负的《岳阳楼记》,赋予岳阳楼以生命力、温度和文化底蕴。爱楼人士自然是引岳阳楼以为傲的,但近日,有消息称岳阳楼将被“托管”,目前已进入对接洽谈阶段。

    一石激起千层浪,爱楼人士不禁忧心忡忡。一些网友认为,这不是把岳阳楼卖了吗?这件事不靠谱。质疑不外乎两方面原因,一是企业“能不能”的问题,二是“好不好”的问题。即企业能不能经营偌大一个景区,毕竟从可调动的社会资源方面,比不过政府管理部门。另外,企业对景区好不好,会不会暴露逐利的本性,而置保护景区于不顾。

    需知,“托管”的不是所有权,只是经营权。打个比方,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可能会雇一个保姆,那么我们不能因此说,这个孩子就随了保姆的姓吧。毕竟景点管理权、规划审批权和文物保护权都还在管委会,收回经营权的“底牌”也在管委会。

    如果深入了解“托管”事件,就会发现,担忧并不那么必要。把岳阳楼“托管”出去,并不意味着景区管委会及当地政府就可以“大撒手”,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首先必须考察好企业是否有资质、有能力去经营好岳阳楼,包括资金是否充足、规划是否科学、管理是否有效等等;其次,还要做好跟踪监督,确保景区基础建设的投入、品牌塑造力度及未来的发展;当然,还应该继续做好景区的宣传推介,兜底管理等工作,为景区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承包经营权的企业也不能因此认为自己靠上了“金山”,想象着全国慕名而来的游客都送钱,过不了多久便可以“盆满钵满”。其实不然。暂且抛开经营权随时可能被收回不谈,小到一个指示牌、一个垃圾桶、一间厕所等等,都需要合理设计;大到经营理念、员工培训、景区定位等都需要科学规划。总之,要以游客为本,遵循市场规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形式,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打造岳阳楼的“金字招牌”。

    景点“托管”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我们不能闻“托管”而色变,经营权虽然变了,但楼还是那座楼,并不意味着与当地政府就此“相忘于江湖”。企业“用点力”,文物管理部门“用点心”,岳阳楼依然可以不失“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依然可以保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风韵,依然可以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因此,对于岳阳楼“托管”,我们不必囿于狭隘的“公私”之争,只要是有利于景区健康发展的措施,都应该举双手赞同,发挥好文物管理部门宏观统筹的优势,利用好企业灵活先进管理的优势,岳阳楼就可以“两条腿”走路,当然也就能“健步如飞”了,这才是我们所乐见的,也是范仲淹所乐见的。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