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重磅言论

盼“非遗”重赋活力展新颜

2016-11-25 10:12:20 来源:河北新闻网

    绢人、蜡果、联珠快书……这些非遗项目作为北京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密码,多项如今已濒危。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非遗”已无传承人在世,或仅存一人。为此,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徒、抢救性拍摄等形式,试图为“非遗”手艺延续文化基因。其中,西城区拟通过影像资料的形式,为部分濒危“非遗”拍摄教学片。(2016年11月24日 新京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的数量能够直接反映出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然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改变,非遗产生和滋养非遗的传统文化土壤正在慢慢消失。当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和偏时尚简约的公众审美,使得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非遗市场狭小,并不受大众欢迎。

    为挽救“非遗”文化基因,西城区启动了“黑匣子保护体系”。希望能够通过影像、文字等方式,为非遗留下“基因库”,让未来对非遗仍有兴趣的年轻人,可以接触或学习到非遗项目的知识与技巧。政府采取这样的举措,实则透着深深的无奈。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除了当代年轻人对此不熟知、学不精之外,非遗的很多项目对制作者的资质要求较严格,使得老一代的艺术家寻找传承人的过程也极为艰难,对于何时能找到、或者到底能否找到,都是一个未知数。而与此同时,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都年事已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创造的,这里面有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他们的心率呼吸,更有民族代代相传的血脉。为此,为非遗寻得良药,使其重赋活力展新颜需要全民参与,积极加入到保护和传承的行列中来。

    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直在发展和进化的有机体,它通过一代代传承人口传心授,总是在发展变化。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许多文化和传统附着于过去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前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不存在了,这些文化的土壤没有了,依附在这些土壤上的文化就会有消亡的危险,与时俱进,加入新鲜元素,帮助其重燃生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非遗迎来新的生机和蓬勃发展的明天。

    其次,全社会要加大对非遗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一切方式向新一代传递这些文化,使他们了解这些文化的价值,连接历史,并将这些文化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只有如此保护意识才能逐步深入人心,随着保护手段日益进步,保护能力日渐加强,理论研究更为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会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再次,就是要找到传统技艺慢工细活的心境和当今快速消费文化的大背景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转变当下艺术品审美取向逐渐走向单一,被商业化的局面,引入接地气的销售模式和合理的市场引导,增强传统手工艺人的话语权。(葛秋杉)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