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四嘱托”的中心是“人民文艺观”

2016-12-02 13:42:19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贾东亮
只有把准人民这个中心,文艺工作者才能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创作的作品才能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为人民提供高雅的精神食粮。

    文|乐兵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嘱托,从“文化自信”“服务人民”“坚守理想”和“勇于创新”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四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导向,体现的是人民文艺观,为我国文艺工作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点亮了前进的道路。

    坚定文化自信,才有为人民服务的底气。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优秀民族,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瑰宝,更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核,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到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诗、宋词,从戏曲顶峰的元曲到“落入寻常百姓家”明清小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文艺工作者只有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才能创作出激奋人心、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的作品。

    坚持服务人民,才有歌颂人民的自觉。“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在两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坚持服务人民,才有歌颂人民的自觉,才有自觉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才有自觉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十八大以来的创作小说《群山之巅》、歌曲《天耀中华》、电视连续剧《琅琊榜》、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等等都是自觉为人民而歌的文艺作品;可以说,文艺创作离开了人民,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黯然无光,“关起门”脱离人民的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文字成了无病的呻吟,作品成了无魂的躯壳;做市场“奴隶的”文艺,就会沾染上铜臭气,比如一些低俗、庸俗甚至恶俗的作品,单纯追求感官刺;更有甚者“呲必中国”、亵渎祖先、亵渎经典、污蔑英雄、抹黑历史、虚无党史,与人民背道而驰,也会被人民抛弃;还有的崇洋媚外,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痛扁国产剧等等,文艺作品里充满了不堪和猥琐的、没有了“灵魂”、成为行尸走肉者和堕落者。这样的作品,丢了人民这个根,不仅谈不上滋养人们的心灵、温润人们的灵魂,而且是祸害人民,把作品变成了“毒品”和“危险品”。

    勇于创新创造,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好的作品。“苟日新,日日新”,文艺工作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其“日日新”,有不竭的“活水”不断地涌入,壮大容量、促进更新,只有不断追求新高,在表现形式、创作模式上积极创新,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毕生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让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的文艺作品更加出彩,才能创作出更多喜闻乐见、引人入胜的文艺精品。当然,文艺既贵在“新”也贵在“精”,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就是要警惕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流于下品。“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是一部作品的亮点和生命,是时代的号召、人民的需求,而创作过程中创新精神的是整个文艺创作的生命之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的文艺素养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就要不断创新,撵上社会前进的脚步。

    坚守艺术理想,才能提升人民的道德素养。“文人之笔,劝善惩恶”,文艺工作者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民,引领社会新风尚,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要创作出高雅的文艺作品,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做支撑。德艺双馨是文艺工作者一生坚守的艺术情操。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四嘱托” 是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指南,是一切优秀文艺创作方向,只有把准人民这个中心,文艺工作者才能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创作的作品才能接地气、有灵气、聚人气,为人民提供高雅的精神食粮。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