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遏制信息泄露要从立法破题

2016-12-15 10:04: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网上只需要花费700元钱就能买到同事的各种个人信息,包括开房记录、名下资产、乘坐航班,甚至网吧上网记录信息,只要有人付钱,就可以轻易被查到。此外,四大银行存款记录,手机实时定位,手机通话记录,他们也都能查到,而且声称7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更可怕的是,竟然有第三方软件为这样的服务提供担保,整个交易已跃升到了“平台化”的地步。(12月12日南方网)

    只要700元就能买到包括开房记录、乘车记录、航班记录、网吧记录、住房记录、租房记录、银行记录等11个项目在内的个人信息,而这些内容对于个人来说可谓是最隐私的信息,如今却被拿来公开叫卖,此等感觉无异于全身赤裸的被人围观。但让人触目惊心的还远不止于此,个人信息泄露早已衍生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个人信息不仅被明码标价进行销售,更有专门的第三方平台进行担保。

    在隐私保护越来越重视的当下,个人信息泄露竟然以这样无底线的方式进行,着实让我们痛心。但在愤怒之余,我们更应该探究为何信息泄露如此猖獗。其实不难分析,信息泄露的直接原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人为泄露,即握有信息者有意或无意将我们的信息泄露,另一个是技术泄露,即存储个人信息的设备被黑客攻破进而盗取信息。

    而信息泄露如此猖獗顽固的原因,最直接的还是监管缺位。面对问题,监管部门的反应往往是“慢半拍”,有时候是慢一拍,恰如新闻中记者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具体处理结果,举报也未得到回复。监管部门行动的迟缓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个人信息贩卖者的“肆无忌惮”。

    抽丝剥茧,监管缺位的根源在于法律建设的滞后。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网络安全法》已经相继出台,但专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仍在酝酿之中。笔者以为,遏制信息泄露需要从强化立法破题,唯有在立法上完成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顶层设计,明晰社会、企业、监管部门与公民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对应法律责任,再配加以严厉的职能部门治理与监管,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才能真正从源头被治理,从源头被消除。(刘春江)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